全球排行榜123网,关注世界各行业排行榜前十名,国内全行业十大品牌2022年最新排名!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2023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

2022-10-13 08:48:46 全球排行榜123网 品牌 浏览: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2023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计算机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非常的广阔。哪么你知道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院校有哪些吗?接下来助学号教育……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计算机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非常的广阔。哪么你知道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院校有哪些吗?接下来助学号教育网小编带来2023年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 2023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插图

2023年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

十大最好的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大学名单: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浙江大学;4.国防科技大学;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北京邮电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南京大学;10.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专业大学资料介绍

1、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 2023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插图1

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1978年正式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包括计算机软件和微电子两个专业。2002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之后,在原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微纳电子学系。2021年成立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13人,包括教授/研究员5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3人、讲师/助理研究员6人。杰出人才包括,院士/双聘院士6人,欧洲科学院院士5人,讲席教授4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此外,还聘请了多位国际学术专家作为兼职教授指导学生的实际科研。

2、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 2023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插图2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成立于1958 年。1996 年,计算机系在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持的全国计算机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国内首批获得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2006 年、2012 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以总分满分100 分的成绩排名第一;2017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获得A+。

2010 年,以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 教授任主席的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认为,“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级 (world-class) 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标志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2020 年,在全球多个高校计算机学科评估排名中,计算机学科均位居前列,英国QS 排名列全球第13 位,英国泰晤士报排名列全球第15 位,美国US News 排名继续列全球第1 位,上海交大排名继续列全球第7 位。

计算机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三个一级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属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计算机系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6 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 人,青年拔尖人才3 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 人。

3、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 2023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插图3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浙江大学的二级学院。1960年初,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起步;1978年,浙江大学在电子计算机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上正式建浙江大学计算机系;1998年,原杭州大学计算机系并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2002年4月,在原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基础上成立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下设5个系、5个本科专业、4个研究所、3个中心,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研究中心及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2] 博士生指导教师44名,硕士生指导教师105名。

4、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是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重点科研项目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机构。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防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都获评A+学科,在前三轮的学科评估中,两个专业也都是位列全国前2名。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也入选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国防科技大学设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可以说,国防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计算机相关专业一直是处于全国最顶尖水平的。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58年建立计算机专业,197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2年组建计算机学院,至今已走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是随着国家需求和大时代政策背景而发展的,是各级领导关心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凝结了北航几代计算机人团结奋斗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经历了充满激情、艰苦奋斗的创业建设阶段,勇于开拓、协调发展的持续提高阶段,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全面发展阶段和凝心聚力、勇攀高峰的全面提高阶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始终走在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前列,199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计算机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三,2007年获首批计算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家单位之一),2011年软件工程成为国家一级学科,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全国高校排名均第4;2017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评估结果为A、软件工程评估结果为A+。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获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6、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1977年开设计算机通信本科专业,1985年成立计算机工程系,199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年,按照“学科归位”的原则,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六个单位计算机学科的资源重新整合为计算机学院。2020年,将原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技术研究院调整、合并组建新的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并支撑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学院的发展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信息通信行业跨越式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演进,经历了充满激情、艰苦奋斗的创业建设阶段,勇于开拓、协调发展的持续提高阶段,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全面发展阶段和凝心聚力、勇攀高峰的争创一流阶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和计算机通信复合型人才,成果凝结了北邮几代计算机人团结奋斗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同时,学院的办学水平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2019ESI计算机学科学术机构最新排名进入全球1‰

7、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A,软件工程学科位列A-。2019年初,计算机学科跻身上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百强第35名、ESI全球计算机学科学术论文排名位于前1%第49名,U.S.News世界大学计算机学科排行榜中位居第21名。学部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青年学术带头人比例高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4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0人、教授46人、副教授69人、讲师28人;拥有共享院士3人、ACL终身成就奖1人、CCF杰出教育奖1人、杰青等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4人、优青等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名师4人、国家863专家4人、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4人,拥有一个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一个国防创新团队。

目前,学部拥有学生2472人,其中:本科生1596人,硕士研究生534人,博士研究生342人。6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部形成了 “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9681名本科生,3697名硕士,647名博士,毕业生中产生王天然院士、方滨兴院士、高文院士、怀进鹏院士等4位院士、6位国家杰青、5位IEEE Fellow;还有一批毕业生成为国家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及系主任、大型跨国公司研究所负责人等。被业界广泛誉为“哈工大计算机品牌人才现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人机交互、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服务计算与软件工程、容错计算技术、海量数据计算、生物信息学研究形成显著优势与特色,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学部每年承担国家科技重点研发项目、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每年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150篇以上。

2001年以来,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余项。学部实施了“国际学术大师讲学计划”、“国际名校名企导师共享计划”、“国际名校名企名师授课计划”、“国际名校名企联合培养计划”等国际化办学计划。学部与4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每年有30余名研究生参加中外联合培养,每年有30-50名本科生到国际知名大学留学或短期游学,每年请进和派出100-15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国际交流。

8、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前十 2023十大计算机专业院校名单插图4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6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注重数理基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坚持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并重、技术技能与领域知识兼顾。引入工程化教学模式,以“案例原理实践”的模式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办学体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教育部的高度评价。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前茅。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是第一批获准招收和培养在职人员攻读”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的教学单位,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学者有着交流与协作关系。几年来,共招收及培养了近千名工程硕士生,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9、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所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所属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二级学科均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起步于1958年,建立了计算技术、计算数学、数理逻辑等专业开始培养计算机相关领域专门人才,1978年在上述三个专业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1993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建系前和建系初期就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个世纪60年代调试成功了当时国家高等教育部所属高校第一台计算机,实现了我国第一个高级语言编译程序;70年代分别主持了国产DJS-210中型计算机和XT-1操作系统等软件系统的研制;80年代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分布式系统ZCZ,培养出中国大陆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博士。建系以来,南京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一直位居国内先进行列。

10、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原华中理工大学(即华中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73年)。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教育部学科评估为A,是入选教育部“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四个二级学科,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6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61人,拥有1个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团队和1个湖北省创新团队。

学院设有并行分布式计算、数据存储、数字媒体、数据工程、人工智能与优化5个研究所,建有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或省部级研究基地,孵化了达梦数据库等4个高新技术企业。学院科学研究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在分布式计算、信息存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数字媒体、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和NP难度问题求解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极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重要科研任务,取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具有突出的综合实力。

学院坚持“面向系统,软硬协同”的全栈式系统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建设多门线上、线下国家一流课程,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2016ASC世界超算大赛总冠军、2017SAT国际算法竞赛第一名、2021年图计算挑战赛全球总冠军、2021年EDA国际算法大赛全球冠军等竞赛成绩,培养了包括华为“天才少年”在内的一大批创新性人才。

学院坚持植根中华文化、红色文化、校园文化,秉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计算机人优良品格,结合学科特色,在新时期形成了“TIME”学科文化,即Teamwork(协作)、Innovation(创新)、Morality(修德)、Exploration(开拓)。

学院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全院上下“只争朝夕,不负时代”,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努力奋斗。

注:以上学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只提供部份学校名单展示,最终名单学校按地方教育部门提供为准,仅供您参考!

计算机专业开设院校大全

地区 院校名单
北京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农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物资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吉利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农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天狮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商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重庆 重庆三峡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大学 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河北 防灾科技学院 邯郸学院 衡水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北方学院 唐山学院
石家庄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邢台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大学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南 安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郑州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平顶山学院 黄淮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城建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安阳学院 郑州财经学院 黄河交通学院
商丘学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商丘工学院 郑州工商学院
信阳学院 郑州商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经贸学院
山东 临沂大学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济宁学院
泰山学院 枣庄学院 滨州学院 菏泽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 德州学院
潍坊学院 济宁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青岛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鲁东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烟台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潍坊理工学院
山东现代学院 青岛工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英才学院 潍坊科技学院 烟台南山学院
青岛滨海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青岛城市学院
山西 吕梁学院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晋中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运城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长治学院
安徽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池州学院 蚌埠学院 合肥学院 铜陵学院
滁州学院 皖西学院 黄山学院 宿州学院
巢湖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马鞍山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江西 九江学院 宜春学院 南昌师范学院 景德镇学院
新余学院 井冈山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科技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泰州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警官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晓庄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常州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盐城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江苏海洋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无锡太湖学院 三江学院 南通理工学院
宿迁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丽水学院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 台州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嘉兴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树人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财经学院 温州商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温州肯恩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江汉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湖北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商贸学院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文华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 汉口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昌工学院 武昌首义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工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怀化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 湘南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长沙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吉首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医学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 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五邑大学 深圳大学 汕头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韶关学院 嘉应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惠州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肇庆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州商学院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广州新华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州软件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14] 广州理工学院 [16]
广西 梧州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北部湾大学
百色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河池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云南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学院 昭通学院
保山学院 文山学院 大理大学 云南警官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贵州 六盘水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阳学院 安顺学院
凯里学院 铜仁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四川 四川文理学院 西华大学 四川大学 阿坝师范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师范学院 西昌学院 成都大学 内江师范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攀枝花学院 宜宾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工商学院 成都文理学院 成都东软学院
四川传媒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 [17]
陕西 长安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陆军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商洛学院 安康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财经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延安大学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榆林学院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 西京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青海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 宁夏师范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宁夏理工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金融学院 黑河学院 绥化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哈尔滨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工商学院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哈尔滨剑桥学院 哈尔滨华德学院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财经学院
哈尔滨广厦学院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吉林 北华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
白城师范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财经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长春科技学院
长春光华学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科技学院
辽东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 大连民族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渤海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辽宁理工学院 沈阳工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
大连科技学院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沈阳科技学院
西藏 西藏大学
新疆 伊犁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塔里木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昌吉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理工学院
内蒙 内蒙古财经大学 集宁师范学院 赤峰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内蒙古大学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海南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大学
三亚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武夷学院 三明学院 闽江学院 莆田学院
龙岩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集美大学 华侨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阳光学院 仰恩大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河西学院 甘肃政法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天水师范学院 陇东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计算机专业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据《电脑迷》2017年第3期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仍然处于一个不错的水平。预计在未来的十年,中国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仍将以每年1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 在一份样本有8000人的调查问卷表明,中国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开发行业大部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网络开发和软件开发上,大约各占调查人数的32%和27%,其他还包括1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从事网络测试技术方向的职业,以及有大约10%的毕业生选择了网站优化和推广宣传方面的工作。

考研方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工程、网络工程以及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其它所有学科和专业。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可观,能够在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防护、系统管理与维护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系统开发、设计和系统集成等工作。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