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明君还是昏君,为何会在晚年时期变得昏庸?(附2022年最新排名前十榜单)
康熙是明君还是昏君,为何会在晚年时期变得昏庸?(附2022年最新排名前十榜单):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百九十多位皇帝,其中能够得到“千古一帝”美誉的只有寥寥数人,康熙皇帝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为何在晚年时期却变……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百九十多位皇帝,其中能够得到“千古一帝”美誉的只有寥寥数人,康熙皇帝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为何在晚年时期却变得昏庸了呢?
众所周知,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生经历了诸多的艰难险阻,才开创了“康熙盛世”的辉煌。而且,历史上的康熙也向来以杀伐果断著称,无论是铲除鳌拜还是平定三藩,都表现出了雷霆万钧的凌厉手段。可是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却一直对立储一事犹豫不定,促使了“九子夺嫡”的发生。
对于古代的封建王朝来说,立储乃是国之大事,太子更是关乎国本。而且康熙皇帝从小就熟读史书,更不可能不明白“国本之争”对朝廷的危害。可是他却将太子胤礽两立两废,最后不但令胤礽精神失常被幽禁致死,更是加剧了其他皇子对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造成了皇室骨肉相残的惨剧。
“九子夺嫡”带来的隐患,直到雍正登基之后仍然存在,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不是因为雍正手段足够严厉,将参与“九子夺嫡”的其他兄弟赐死的赐死,圈禁的圈禁,恐怕一不小心真的会被胤禩等人取而代之。
康熙一生雄才大略,可是在立储一事上却表现得比较昏庸。虽然这其中也因为太子胤礽自身存在不足,但是康熙犹豫不定的态度,无疑加剧了夺嫡之争的激烈程度。例如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怒斥八皇子胤禩妄蓄大志、图谋太子之位时,十四皇子胤禵等人竟然公然为胤禩求情说:“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这个时候胤礽的太子之位刚刚被废,夺嫡之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康熙内心也不可能不知道皇子结党的危害。特别是在太子之位空悬的时刻,十四皇子等人的表现,无一不透露出未来的夺嫡之争是如何可怕。可是康熙皇帝却低估了其中的危害,虽然他当场拔刀要怒斩胤禵,实际上对胤禵却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日后也对其颇为重视。
康熙皇子众多,四皇子、八皇子以及十三、十四皇子都堪当大任。可是在二皇子胤礽彻底被废之后,康熙在去世前没能再次公开立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失败的决定。可能康熙本人也没有想过,在自己去世之后夺嫡之争竟然能演变成如此凄惨的结局。除此之外,康熙留给继任者雍正的也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康熙盛世”。
雍正继位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除了填补国库的亏空之外,整饬吏治也是迫在眉睫。
康熙晚年时期表现昏庸,和他晚年时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老年时的康熙性格比较仁和,这种性格不但使他难以在众多皇子中择出太子人选,在吏治方面也奉行宽厚之道,使得朝廷吏治日渐废弛。
康熙晚年时陶醉在“太平盛世”中无法自拔,逐渐产生了“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的观念。康熙认为,朝廷吏治的要点就在于“不生事”之中。连康熙皇帝本人就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可想而知下级官吏会变成什么模样。所以,到了康熙晚年时期,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地方官,混天度日,卖官鬻爵,夤缘攀附,粉饰浮夸之风盛行。
雍正在登基之后对此也是大为恼火,甚至连康熙的面子也不顾了,在朝堂之上公然斥责:“人心玩偈已久,以至百弊丛生!”由此可见,康熙晚年时期的“吏治废弛”有多么严重。在横跨“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中,康熙性格宽大,乾隆性格疏阔,要不是雍正皇帝大力整饬吏治,恐怕清朝早就衰亡了。
其实,在历史上的那些“千古一帝”中,晚年表现昏庸的并不仅仅是康熙,汉武帝晚年同样发生了“巫蛊之祸”,唐太宗晚年也出现了怠政的情况,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
纵观康熙皇帝的一生,平定三藩,三征葛尔丹,治理黄准水患,种种表现仍然不失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因此,虽然康熙晚年表现有些昏庸,但是仍然被人们誉为“千古一帝”。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