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怎么来的,中国姓氏的起源(附最新排名前十榜单)
姓名是怎么来的,中国姓氏的起源(附最新排名前十榜单):在中国,姓氏是源于家族,是象征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在大约34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便有关于姓氏的记载。如果从古史传说算起,中国的姓氏已经经历5000年左右的演变才发展至今。欢迎来……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在中国,姓氏是源于家族,是象征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在大约34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便有关于姓氏的记载。如果从古史传说算起,中国的姓氏已经经历5000年左右的演变才发展至今。欢迎来到小K的历史研究室,今天带你走进中国姓氏的起源和流变,我们如今的姓名是如何形成的呢?
“姓”的起源
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社会。旧石器时代末期,华夏先民逐渐摆脱原始族群的状态,开始发展为氏族社会。最早开始与母系社会,在那时没有夫妻制度,更没有父亲的概念,所以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与母亲一起生活,大部分孩子都只知道其母而不知道其父,随母姓就可以表明亲缘关系。在一个部落中,姓相同的人则为同一女性的后代。所以最开始姓是为了简单区分血缘与伦理关系,东汉时期班固曾在《白虎通义》中讲到:“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性不得想娶,皆为重人伦也。”姓的使用是华夏先民开始社会化的第一步。
《说文解字》里曾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正是因为随母姓,所以上古八大姓均有“女”字部分,有姜、姬、姚、妫、姒、嬴、姞、妘,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这八姓演化而来。
“氏”的起源
时间来到父系社会,姓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世袭君主制度成为主流,于是国君们竭尽所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国语》中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姓增多是源于人口的暴增,许多资源供不应求,原本属于同姓的子孙也逐渐因为迁徙成为支系。为了区别同姓不同的支系,氏便诞生了,这就是所谓的“氏由姓来”。
从这一时期开始,随着人口和生产力的增加,阶级差异制度也应运而生,“封邦建国,赐姓命氏”的做法开始于夏,并在周时期盛行。西周初年,先后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同姓40国,还有异姓31国,各个诸侯以封国之名为氏是为“小宗”,各个“小宗”尊周天子为“大宗”,然后各“小宗”还可以再向下分封,贵族可以用封邑或者住地为氏,高官则可以以官名为氏,效力于王室的人也可以以职业为氏。总之,在那时,获得姓的方式变多了,在宋代郑樵的《通志》中,总共记载了29种获得氏的方式。
“名”的起源
“名”最早的作用在《说文解字》中的记载是,在照明不发达的时期,人们需要在漆黑的夜晚自报家门。在远古时期,人们的名字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是以周围有的物品、甚至是以甲乙丙丁这些简单的字作为名,最典型的就是“庖丁”。在先秦时期,名基本上都是单字,有学者认为在秦时人们是被禁止复名的。
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单字名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表意排辈的需求。所以从南北朝开始,双字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了。
“字”的起源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古代,名和字是分开定义的。那么字又是为何出现的呢?周礼认为在成年以后,若是有身份或者有名之人用名相称,显得不够尊重。所以有身份的男子一般会在二十岁成年时,由长辈或者老师冠以字。女子则在订婚后,举行笄礼时取字,如果二十岁仍代价,那么也会在二十岁时举办笄礼,并为女子取字。
另外,字一般取自名,也就是说名和字总归是要有关联的。比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两者都有通透之意。再比如周瑜,名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在父系社会发展的时期,姓+氏+名+字的称呼模式被广泛使用。
“姓氏、名字”合而为一
我们从上面的历史可以看到,姓氏和名字其实在很早都是为了区别等级制度而形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和国土不断扩大,再加上生产力的变革和各诸侯国的变法图强。又因战国时期群雄四起,战乱不断,百姓和贵族之间的阶级壁垒逐渐变得脆弱,直至不复存在。当年大宗和小宗的姓氏在分崩离析几百年后又再次融合,也再无阶级之分,直到大秦统一后,正式合而为一。
姓和氏最早合用也是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所记载:“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也就是说从秦开始,姓氏不再是贵族的象征,而是成为了所有出生在华夏大地的人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近代,随着竹简和纸张的广泛运用,知识传播更加容易,于是取名、取字的权利延伸到所有可以接触到知识的人,自此,中国的姓名差异和阶级完全消失。
内容简介:
姓氏是表征每个人及其家族血缘关系的文化符号,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和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基石。本书引用大量文献史料,介绍中华姓氏的起源、发展和迁徙流布及支派繁衍,宗祠、族谱、郡望、堂号,门榜堂联、字辈排行等内容,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既富于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有关中华姓氏文化知识的国民读本。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