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二十四帝排名,汉朝历史帝王表及简介(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
汉朝二十四帝排名,汉朝历史帝王表及简介(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刘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起家获取帝位的皇帝,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开创汉朝,刘邦……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刘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起家获取帝位的皇帝,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开创汉朝,刘邦之后经历了一段吕后乱政之后进入文景之治时期,文景之治使汉朝初年获得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时期,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汉朝国力空前强大,到“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 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历15帝,享国211年。
1、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59年即公元前256年2月8日。 家中兄弟四人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年轻时游手好闲,狂放不羁,自从起义后变得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216年,时年31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参加由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加入楚国项羽的阵营,刘邦趁项羽和秦军打拉锯战时,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入咸阳后对城内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后因惧怕项羽来攻,退出咸阳城驻军霸上,后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 刘邦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06年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195年4月25日,享年61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2、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年—公元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在位期间,朝中大小事务尽归吕氏所掌握。
3、汉前少帝刘恭 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吕雉亲儿子去世之后,扶植的以为傀儡皇帝。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扶植的一位傀儡皇帝。
4、汉后少帝刘弘 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5、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1月15日—公元前157年6月),汉代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 公元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 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 公元前157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
6、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无庙号。 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7、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景帝之子,刘彻,原名刘彘,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西汉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皇后为卫子夫,他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70岁驾崩。 在位期间,继承景帝政策,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在法律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认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地位。 在位五十四年,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但由于徭役兵役的增加,人民负担加重,引起农民反抗。
8、汉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少子,母为钩弋夫人,武帝崩后继位。 汉昭帝即位后,刘弗陵因名字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在位13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年号有始元、元凤和元平。
9、汉废帝刘贺 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历史上著名的“未满月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 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霍光等大臣的托词,真实的原因恐怕是刘贺即位之后,急于提拔自己从昌邑带来的僚属,忽视了朝中重臣,得罪了以霍光为首的西汉上层统治阶级中的官僚集团,凭借罗列上述所谓的罪行托词,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5岁的皇太后(即孝昭皇后上官凤儿,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刘贺,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保留王号(昌邑王),令其食邑二千户。 同年,霍光尊立卫皇后(卫子夫)唯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10、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布衣天子”),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 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无嗣,大司马霍光拥立的昌邑王刘贺在即位的27天就被权臣霍光提请其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废掉,在确立继任人选时,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此时向霍光推荐刘病已,昭帝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刘病已入宫见上官太后,被封为阳武侯,同日登基为皇帝,承嗣汉昭帝,隔年改元本始,汉宣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11、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 后经过东汉光武帝删减后整个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即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中宗宣帝刘询,并没有汉元帝。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不仅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同时使西汉的国力达到顶峰,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元帝实际上是一个性格柔弱、优柔寡断的人,所谓“好儒”是真的,但最终只因好的是“俗儒”而功亏一篑,汉元帝也有男宠是宦官弘恭、石显,这两人都是少年时犯法,受宫刑后当了宦官,入侍宫廷,俩人长得都很俊美,元帝即位几年后,弘恭死去,石显继续受宠,为中书令,尊贵无比,势倾朝野,门人走狗遍天下。也正是过分尊崇儒教,在汉宣帝在世之时便说“乱我汉家天下者,必太子也”,可见当时汉宣帝已对刘奭不满。
12、汉成帝刘骜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刘骜在位期间,生活荒淫无道,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怠于政事,将朝政全委托给诸位舅舅,致使大权旁落,逐渐为王氏外戚掌握。 太后王政君的七个兄弟都封为侯,老大王凤官位高至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在这个时期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开始崭露头脚,王莽系王曼之子,王曼早死,王家其他兄弟封侯后,独王莽孤贫,王政君怜之,将王莽及其母供养于东宫,王莽屈节恭俭,勤身博学,事母及寡嫂恭谨周到,对外结交英雄豪杰,对内在各位叔父面前做事沉稳,行事谦逊有礼,与其他王家子弟形成鲜明对比,有一次,他的伯父王凤有病,王莽比亲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亲尝汤药,衣带不解,通霄达旦,在病榻照料王凤数月。 王凤死前,觉得王莽是个能托付大事的人,于是将王莽托于成帝,王莽因此升黄门郎、射声校尉,后又封为新都侯,升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不骄不躁,愈为俭约,散衣物于宾客,收名士于门下,广交权贵,一时名声大振,在位者争相举荐,游士为之宣传,最终登上了大司马的位置。 公元前7年2月,刘骜夜宿未央官,第二天早晨起床,弯腰系袜带时,忽然中风扑倒床,动弹不得,就此死于长安未央官,刘骜死后谥号为成帝。
13、汉哀帝刘欣 汉哀帝刘欣(前25―前1年8月15日),字和,在位7年,汉元帝庶孙,成帝侄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氏。 生于成帝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三月壬辰日,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定陶恭王刘康病死,八月,年仅三岁的儿子刘欣继位定陶王,成帝无子,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立侄子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成帝病故,四月,十九岁的刘欣继帝位,次年改元建平,追其父定陶恭王为恭皇,曾用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早逝,葬于义陵,谥号“孝哀帝”,匈奴尊称“刘欣格尔”意为草原上的哥。 史称汉哀帝少年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号称欣哥,汉哀帝刚即位时,是个想有一番做为的年轻皇帝,他从整肃王氏家族的势力中,总结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身为皇帝,必须政由己出,决不能像汉成帝那样大权旁落,任人摆布。
14、汉平帝刘衎 汉平帝刘衎,即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汉族,原名刘箕子,汉元帝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母卫姬。 刘欣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共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的,而是病死的,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15、汉孺子刘婴 汉孺子刘婴(6年-8年十一月在位),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汉宣帝玄孙也,西汉的末代皇帝。 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便从汉朝皇室中挑选了年仅两岁的刘婴,但是,因年龄太小,刘婴并未正式即皇帝位,仅当了一个“皇太子”而已,王莽自称“摄皇帝”,任何排场实与皇帝无异,仅在见孺子及太后(王嬿)时需自称臣,为想实质控制朝政大权,得到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允许后,封自己为安汉公,并完全摄政,以周公、伊尹自居,改元“居摄”,而刘婴这个皇太子仅为傀儡,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将“摄皇帝”称号改为“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腊月,王莽自称汉高祖刘邦要他做皇帝,便强迫皇太子刘婴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新”,并将原定的“初始元年十二月初一”改为“始建国元年十二月初一”,中国又一个封建王朝,新朝开始了,王莽即新始祖高皇帝,也称为新朝建兴帝,简称为新帝。 王莽尊王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皇太后(后来又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封刘婴为定安公(也写作安定公),改王太后(王嬿)尊号为定安公太后,至此,立国214年的西汉帝国灭亡。 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因推翻王莽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刘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 二、东汉皇帝列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继秦朝和西汉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因此又以都城洛阳为东汉与西汉的区分,东汉共历15帝,享国196年。
16、汉朝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公元25)字圣公,西汉的皇族后裔,公元23年,王莽灭西汉创立新朝,在此期间爆发了赤眉和绿林的起义,就是在此期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庙号汉延宗,史称这一政权为玄汉。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更始帝继位补救,联军内部发生了大的裂隙,以至于后来刘秀之兄刘演被杀,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亦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葬在了长安附近的霸陵,刘玄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他一朝为帝,便沉湎于宫廷生活,即位后将政事都委托于自己的岳父赵萌,放任其专权。
17、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前6-57年),字文叔,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末年,天下大乱,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裔,其父为南顿令刘钦,世代居住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属地方豪族,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在位期间使东汉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史称“光武中兴”。
18、汉明帝刘庄 汉光武帝之子刘庄(公元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六),字子丽,庙号汉显宗,东汉第二任皇帝,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 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间,出现了同“昭宣之治”同样的繁荣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死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19、汉章帝刘炟 东汉章帝刘炟(公元58年-公元88年4月9日),汉明帝第五子,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太子,公元75年登基,公元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在位十四年。 汉章帝刘炟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50余条,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提倡儒术,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议》、《白虎通》),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 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章帝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由于过分的尊崇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成天舞文弄墨,弄虚丢实,官场出现了浮夸风并开始腐败,而且章帝执政后期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种下了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根本祸源。
20、汉和帝刘肇 东汉孝和皇帝刘肇(公元79年-公元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在位17年,卒年27岁,他是章帝四子,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执政,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一网打尽,在位17年,元兴元年病死,终年27岁,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后被董卓废去),葬于慎陵,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由于在铲除外戚的过程中重用宦官,导致后期宦官弄权的根源,也是后来宦官和外戚争权的根本祸源。
21、汉殇帝刘隆 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前任皇帝为和帝,后任皇帝为安帝。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汉殇帝刘隆生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他是和帝与邓皇后的少子,元兴二年(公元106年)一月汉和帝崩,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有病,多年不愈,故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邓皇后也升称邓太后,临朝听政。 邓太后临朝听政之后,首先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其一,对淫祀;其二,邓太后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刑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元兴二年五月,即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一律释放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80多年的时间内,宫女入宫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了“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并且加重了汉廷的财政开支,邓太后自幼入宫,对此甚为了解,元年六月,一次诏免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人。 邓太后除对一些弊端进行调整、革除外,还十分注意节俭与劝农,延平元年六月,诏令减损膳馐、帷帐、珍玩等耗物费工之物,此后,还下令郡国贡奉仅为原额的一半,御府、尚方、织室所负责的锦绣、冰纨、绮罗、金银、珠宝、玳瑁、雕镂等玩弄之物,一律不再继续造作,从而减省了巨大的财政开支。 但邓太后毕竟是外戚势力的总代表,在积极治国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延平元年4月,她将哥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了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八月辛亥(初六)日(9月21日),在邓太后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8个月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因夭折而亡,故谥“孝殇皇帝”,葬于康陵。
22、汉安帝刘祜 东汉孝安皇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孝安皇帝刘祜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母左小娥,106年,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改元永初。 汉安帝即位后,仍由邓太后执政,外戚邓氏吸取窦氏灭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永宁元年(120年),立独子刘保为皇太子。 永宁二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才亲政,安帝亲政后下令灭了邓氏一族,安帝虽灭邓氏,但是仍未吸取外戚专权的教训,继续任由后宫干政,再加上安帝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导致当时东汉朝政已经开始衰落腐败,社会黑暗,奸佞当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患也十分严重,全国多个地方地震,水旱蝗灾频繁不断,外有西羌等入侵边境,内有杜琦等领导的长达十多年的农民起义,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东汉王朝更进一步衰落。 延光三年(124年),安帝乳母王圣与樊丰、江京共同构陷太子,太子被废为济阴王,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在南巡的途中死于南阳,享年32岁,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恭宗,后阎皇后迎立刘寿子刘懿为帝,刘懿死后,其独子刘保才在宦官的拥戴下登基。
23、汉少帝刘懿 汉少帝北乡侯刘懿(?-125年), 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东汉前少帝,在一般看法里很多人不认为刘懿是汉朝皇帝之一。 汉安帝去世后,阎太后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少帝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但少帝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24、汉顺帝刘保 汉顺帝(115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性格温和软弱,父刘祜,母李贵人,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 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王康、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十九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 顺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其中大将军梁冀专权近15年,贪污所得财物相当于东汉两年的税收。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建康元年,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
25、汉冲帝刘炳 汉冲帝刘炳(公元143年-公元145年2月15日),汉族,(公元144年八月庚午-公元145年正月戊戌在位),在位不足半年,卒年仅3岁。汉顺帝死后,两岁的太子刘炳于八月庚午登基,是为汉冲帝,改元“永嘉”,顺帝的皇后梁氏被尊为皇太后。汉冲帝刘炳在位时,由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另外,汉冲帝刘炳在位期间九江发生暴乱,公元145年正月戊戌(初六)日(2月15日),3岁的冲帝病死,死后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谥法曰“幼小在位曰冲”。
26、汉质帝刘缵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族,于145年即位,东汉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葬静陵。 汉质帝刘缵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出生于138年,他的曾祖父刘伉是章帝的长子,因为生母地位卑贱,被剥夺了继承权,公元79年被封为千乘王,按说传到刘缵只能是个诸侯王,但他8岁时意外地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公元145年,3岁的汉冲帝因病去世,当时当时可继承皇位的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清河王刘蒜,另一个就是刘缵,两人血缘关系亲疏几乎一样,当时清河王17岁,刘缵8岁。太尉李固主张立长君,而且清河王严肃稳重,举止有法度,许多大臣都同意,但掌握朝政的大司马大将军梁冀因为刘缵年幼,在政治上容易控制,就选择了刘缵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刘缵继承皇位后,梁太后继续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政基本上都控制在她的哥哥梁冀手中,梁冀主持朝政期间,为所欲为,专横跋扈,引起一些朝臣的抵制,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士族官僚纷纷上书批评梁冀的所作所为,力求矫正时弊,但遭到了梁冀的压制和打击。 梁冀在朝廷上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刘缵虽然才8岁,但他年少聪慧,因此看梁冀不顺眼,有一次朝会上,他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表示自己的气愤,惹得梁冀大怒。 退朝后,梁冀觉得刘缵年纪虽小,但聪慧早熟,将来可能联合朝臣来对付自己,实在是心腹之患,于是有了杀害刘缵的想法,公元146年闰六月,他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中,刘缵吃了毒饼后,气闷肚痛,召李固要水,梁冀不让饮水,一会就气绝身亡了,刘缵8岁即位,在位一年,去世时年仅9岁。
27、汉桓帝刘志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他是汉章帝曾孙,在位21年,祖父河间孝王刘开,父蠡吾侯刘翼,率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政权由是落入宦官之手,九年,朝中官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官当权,他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党锢之祸”。刘志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举非人,东汉王朝自此江河日下,濒于灭亡,谥桓,葬于宣陵。从此,也为日后的三国时代埋下了伏笔。
28、汉灵帝刘宏 东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168年-189年在位,本封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 永康元年(167年),因桓帝无子,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168年-189年在位,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中平六年(189年)卒,终年34岁,在位22年,谥号为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在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刘倏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因桓帝无子),是为汉灵帝。 汉灵帝与其前任汉桓帝的统治时期是东汉最黑暗的时期,内有黄巾起义由于国家军队早已脆弱不堪大用,所以下诏由各州县自行招募军队镇压起义,三国诸侯林立的时代悄然而生。
29、汉后少帝刘辫 刘辩,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生于176年,190年卒。汉少帝刘辩是东汉唯一一个被废黜的皇帝,这样比起来他的屈辱并不比他的弟弟刘协少。 刘辩登基之时尚且年幼,因此太后以皇帝年幼为由参政议政,当时朝廷的实权都掌握在其母何太后和舅舅何进手中。因为外戚干政,所以汉少帝在位的期间,东汉政权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在加上他即位后不久又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团体的激烈斗争,所以两军对立难免会有火花,因此汉少帝成为牺牲品被迫出宫。 后来何进之事稍有平定,少帝终于可以回宫,可是没想到又杀出来个个董卓,董卓势力庞大,而且又打着“勤王”的旗号,冠冕堂皇的来,少帝也拿他没有办法,因此而受他牵制。最终只在位几个月的少帝被董卓废黜。 自古皇帝都是活到几岁就当皇帝当到几岁,直到死的那一刻才将皇位传给下一代。然而汉少帝年纪轻轻就被废黜帝王之位,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少的,在东汉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话说汉少帝被废黜,董卓立了更加让人信服的刘协为帝,但是刘协年幼,所以董卓还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权。不过虽然有了新的“权杖”,但是被废黜的汉少帝始终是个绊脚石,如果不除去恐有后患。这一点董卓看的很清楚,但是无缘无故杀曾经的皇帝也是会引人非议的,所以当时董卓忍了下来。 时隔一年,山东各地都有异动,董卓担心这些人会进宫迎接少帝,并以复位为名讨伐自己,所以想先下手为强将少帝杀死。于是他名人拿毒酒给刘辩,送酒的人说这是药酒,能帮助刘辩出去病害。少帝此时还算头脑清醒,他知道这酒定有毒,于是说道,我没有病要药干嘛,这不过就是杯毒酒罢了,想取我性命何至于此?最终迫于压力,汉少帝携妻及众多奴才奴婢一同饮酒而尽。 被迫喝毒酒自杀的汉少帝死时只有十五岁,十五岁在现在来说都还是个未成年人啊,但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做过一次皇帝,还经历了重大的朝廷变故。古人的承受力真的不是我们现代人能理解的,那个年纪不仅已经娶妻生子还操劳国事,实在佩服。活在尔虞我诈的阴谋之中,能安然度日已经算是万幸了,不过少帝终究是无福,只能短命早夭。
30、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第三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初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后来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孝献皇帝。 总的来说,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帝国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汉朝统治时期所确立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到现在,中国人仍然称呼自己为“汉人”,而中华民族中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原部族集团亦慢慢被统称为“汉族”,其文字系统亦称为“汉字”。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