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行榜123网,关注世界各行业排行榜前十名,国内全行业十大品牌2022年最新排名!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附2022年最新排名前十榜单)

2022-10-05 18:17:28 全球排行榜123网 文化 浏览: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附2022年最新排名前十榜单):百家姓历史名人:李姓目前,我国李姓人口在1.009亿多,为全国第二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的政权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百家姓历史名人:李姓

目前,我国李姓人口在1.009亿多,为全国第二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的政权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现在,李姓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朝鲜、东南亚、欧美等地。

关于李姓的源流,有几种说法:但被李姓认同的说法,主要是源于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得姓始祖为皋陶后代理徵的儿子李利贞,老子是其十一世孙。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的故乡,也是李姓的发源地。天下李姓的根在鹿邑,鹿邑也是海内外李氏宗亲寻根拜祖的地方。李姓的郡望有陇西郡、赵郡、顿丘郡、中山郡、广汉郡、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南阳郡等。李姓的堂号主要有:陇西堂、青莲堂、太白堂、延平堂、西平堂、赵郡堂、平棘堂、玉树堂、树伦堂、忠愍堂等。

历史上李姓名人主要有:

1、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中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时,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老子的传世之作《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百家姓历史名人(十九):李姓名人

老子出函谷关

2、李悝:

李悝(前455—前395),又名李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战国初期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李悝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李悝的“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3、李牧:

李牧,生年不详,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败匈奴,灭襜褴,破东胡;后期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李牧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公元前229年,赵幽缪王赵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去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李牧被杀害。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

4、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来因为昌平君(熊启,战国末期楚国公子)反叛秦国而腹背受敌,被楚将项燕大败。公元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占辽东,燕国灭亡。公元前221年,李信与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齐国,齐王投降,齐国灭亡。百家姓历史名人(十九):李姓名人

都江堰宝瓶口

5、李冰: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陆海,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太守,治理水患。 李冰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都江堰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修完后,李冰又在今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后病逝于此,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李冰被后人尊为川主。

6、李斯:

李斯,生年不详,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年轻时为郡吏,为荀子弟子。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门客,被任命为郎,不久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逐客令时,李斯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嬴政采纳。李斯又为秦并六国谋划。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李斯任丞相,多次随皇帝巡行。李斯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秦始皇死于沙丘后,赵高胁迫李斯矫诏逼迫公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即秦二世。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李斯劝秦二世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被秦二世下令逮捕入狱。赵高借机诬陷李斯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其子李由时将兵在外,不久,与项羽、刘邦战于雍丘,大败,李由被曹参所杀。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斯小篆

7、李左车:

李左车,生卒年不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李左车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后来,刘邦为了遏制韩信,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让他辅佐太子。韩信被杀后,李左车辞官隐居,扶危济困,广施恩德。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威望,被尊为“雹神”。李左车著兵书《广武君略》,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名言。

8、李延年:

李延年,生年不详,西汉音乐家。出自倡门。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擅长音律,李延年颇得汉武帝宠爱。一日李延年为汉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所唱的佳人,其实就是他的妹妹。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被封为李夫人。后李夫人生下昌邑哀王刘髆(汉武帝第五子),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李延年对后世音律作词起着深刻的影响。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对五言诗起着一个开端的作用。

9、李夫人:

李夫人,生卒年不详,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汉武帝刘彻的宠妃。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公园前112年,平阳公主(汉武帝同母姐姐)把李氏推荐给汉武帝,李氏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以王太后之礼安葬。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李姓名人

倾国倾城的李夫人

10、李广利:

生年不详,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李广利还有一个弟弟叫李季)之兄,昌邑哀王刘髆之舅。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任贰师将军将兵攻打大宛,损兵折将。后因军功封海西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军多次与匈奴作战,依旧战绩不佳,甚至损兵折将。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军征讨匈奴前,暗中与宰相刘屈氂联系,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储君。不久事发,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次年被卫律(胡人,西汉使节,投降匈奴后被封为丁灵王)所杀。

11、李广:

李广,生年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泰安县)人。西汉时期的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汉景帝时,李广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即位,召李广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寡不敌众负伤被俘。李广脱险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李广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回朝后自杀。司马迁评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时,李广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封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12、李蔡:

李蔡(前186年—前118年),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泰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的堂弟。李蔡曾任汉文帝侍从,后任丞相。其人勇敢聪明,从军则军功显赫,从政则政绩卓著,获得世人好评。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李蔡因私自侵占汉景帝园寝的空地而被问罪。李蔡不愿接受询问,自杀而死,时年68岁。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西汉地图

13、李敢:

李敢,生年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泰安县)人,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第三子。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封关内侯。元狩五年(前118年),李敢得知卫青对其父李广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便打伤卫青。卫青没有声张此事,但他的外甥霍去病得知此事后,在甘泉宫狩猎上暗箭将李敢射杀。但汉武帝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对外声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

14、李陵:

李陵,生年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泰安县)人。字少卿,飞将军李广之孙。天汉二年(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到浚稽山(戈壁阿尔泰山脉中段),被匈奴单于所率八万多骑兵包围。李陵力竭被俘而降,娶单于之女为妻,立为右校王。汉武帝听信谗言,灭李陵家。汉昭帝继位后,霍光派使者召李陵归汉,不还。李陵居匈奴二十年,公元前74年,李陵病逝。

15、李忠:

李忠,生年不详。字仲都,东莱黄县(今山东省烟台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二十五位。更始二年(公元24年),李忠和任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万脩(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迎接刘秀入信都。李忠被拜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李忠随刘秀灭王郎、平河北。刘秀称帝后,李忠任五官中郎将,被封为中水侯。此后,李忠参与了平定庞萌、董宪的战争。东汉统一天下后,李忠任丹阳太守多年,治绩天下第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李忠去世。

16、李通:

李通,生年不详。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功臣,位列云台三十二人,但不在二十八将之列。李家世代经商,成为南阳豪族。李通跟随刘秀兄弟起兵,参加舂陵军。更始帝刘玄即位,拜李通为柱国大将军,封辅汉侯,迁大将军,封西平王。李通迎娶刘秀之妹刘伯姬为妻,忠心辅佐光武帝刘秀。历任卫尉、大司农、前将军、大司空等,封为固始侯。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李通去世,谥号为“恭”,其子李音袭爵。

17、李儒:

李儒,生卒年不详。字文优,司隶左冯翊郃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东汉末年的博士,弘农王郎中令。董卓专政时,李儒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弘农王刘辩。董卓死后,李傕攻进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 ,但被汉献帝拒绝。公元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此后不知李儒的下落(史书无记载)。

18、李傕:

李傕,生年不详,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耀县)人,东汉末群雄之一,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李傕原为董卓部将,后被董卓女婿牛辅派到中牟与朱儁交战。李傕大破朱儁,进而到陈留、颍川等地劫掠。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和牛辅被杀,李傕采纳贾诩之谋,伙同郭汜、张济、樊稠等原董卓部将攻向长安。李傕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人,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后诸将内讧,李傕杀死樊稠,与郭汜分别劫持汉献帝和众大臣,相互交战。张济率兵赶来和解,李傕驻兵池阳黄白城,郭汜、张济等人随汉献帝东归前往弘农。此后,李傕、郭汜、张济反悔,联合起来追击汉献帝。汉献帝逃到安邑,与李傕等人讲和。不久,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都(今河南许昌)。随后,曹操派裴茂召集关西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傕,灭其三族。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李傕在黄白城被梁兴(东汉末年军阀)等人斩杀,传其首级于许都。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二):李姓名人

连环画《李傕郭汜之乱》

19、李典: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矩野县(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居于乘氏县(今山东省巨野县龙固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李典自幼好学,后来从军,并从曹操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中,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曹魏建立后,追谥李典为愍侯。

20、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本名李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李密幼年丧父,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孝敬甚笃,名扬乡里。李密初仕蜀汉,拜为尚书郎。蜀汉灭亡后,李密参见晋武帝司马炎,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为由,呈递《陈情表》,竭力推辞。后李密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278年病逝,终年六十四岁。李密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密《陈情表》

21、李特:

李特,生年不详,字玄休,氐族,略阳(今甘肃省泰安县)人。东羌猎将李慕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建立者李雄之父,成汉政权的奠基人。李特性格雄武沉毅,与兄弟李庠、李流率流民徙居巴蜀,率流民起义。301年,益州刺史罗尚率兵三万偷袭,被李特将计就计大败之。攻克广汉后,李特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罗尚表面上派使者求和,暗中勾结当地豪强围攻李特。李特战死,其弟李流统帅余众。其子李雄称帝后,追谥李特为景皇帝,庙号始祖。

22、李雄:

李雄(274—334),字仲俊,氐族,略阳(今甘肃泰安)人,祖籍巴西宕渠(今四川达州),李特之子,成汉开国皇帝。李特战死后,李雄在成都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住在郫城。建初二年(304年),在将领们的拥戴下,李雄自称成都王,建年号建兴,废除晋朝法律。建兴三年(306年),李雄称帝,国号为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李雄爱护百姓,知人善任,颇有明君之风。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庙号太宗,谥号武皇帝,葬于安都陵(今四川省成都市北)。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西凉地图

23、李暠:

李暠(351—417),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自称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国君,为唐朝皇帝认定的先祖。李暠少时十分好学,特别擅长文辞。隆安元年(397年),段业(北凉开国国君)自称凉州牧,李暠被授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建立西凉政权,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义熙元年(405年),李暠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东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征战。义熙十三年(417年),李暠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谥号武昭王,庙号太祖,葬于建世陵(今甘肃酒泉市郊)。唐天宝二年(743年),李暠十一世孙唐玄宗李隆基追赠李暠为兴圣皇帝。

24、李虎:

李虎,生年不详,祖籍和民族说法不一。北魏、西魏名将,八柱国(宇文泰:西魏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奠基者;元欣:元魏宗室大臣,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李虎;李弼: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李密曾祖父;赵贵: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于谨:北朝杰出政治家、战略家;独孤信:北周时期名将,宇文毓和杨坚的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西魏到北周时期将领)之一,唐高祖李渊祖父、唐太宗李世民曾祖父。

李虎风流倜傥,志向远大,乐善好施,广交朋友。最初李虎追随太保贺拔岳(敕勒族,北魏时期名将),平元颢(北魏宗室)之乱,打败万俟丑奴(北魏末年西北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贺拔岳遇害后,李虎跟随宇文泰,灵州之战中打败曹泥(西魏的灵州刺史)。李虎又数次参加征伐,成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拜太尉,封陇西郡公。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李虎因病去世,谥号为襄。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李虎为皇帝,谥号为景,庙号太祖,葬于永康陵(今陕西三原县境内)。

25、李春:

李春,生卒年不详。隋代造桥匠师,今河北邢台临城人。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年(595–605),李春领导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26、李轨:

李轨,生年不详,字处则,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武威)人,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李家世为豪族,李轨略知书,有智辩。隋炀帝时,李轨补武威鹰扬府司马。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隋末地方割据之一)反隋,李轨与曹珍(隋末唐初人,军师)安修仁(粟特族,唐初名将)等也聚众起兵。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连结突厥、吐谷浑、攻占张掖、敦煌、西平、枹罕,尽有河西五郡之地。武德元年(618年),唐军攻薛举,派使者册封李轨为凉王,任凉州总管。不久,李轨自立为帝,建元安乐。唐高祖李渊密遣安修仁之兄安兴贵入凉劝李轨降唐,李轨不从。安氏兄弟密谋引诸胡兵攻之,安修仁抓获李轨后送往长安。武德二年(619年)五月,李轨被斩首于长安城。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瓦岗军(成也李密,呗也李密)

27、李密:

李密(582–649),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隋时,李密为左亲侍,好读书,尤喜兵法,与杨玄感(隋朝大臣)友善。大业九年(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被俘。逃脱后,李密隐匿民间,后投奔瓦岗翟让军,于荥阳大海寺击杀隋将张须陀。李密颇受翟让信任,被翟让推为主,据洛口(今河南省巩义市),称魏公,年号永平。声讨隋炀帝,攻占回洛、黎阳仓,围困洛阳,败隋将王世充。后,李密设计杀了翟让,部众离心。

皇泰元年(618年),李密降东都岳王杨侗,封魏国公。后与王世充决战,兵败入关降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不久,李密反唐出走被杀,时年三十七岁。徐世勣(初为瓦岗军首领,后为初唐名将,赐姓李,即李勣)将李密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

28、李子通:

李子通,生年不详,董海郡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子通乐善好施,颇有勇力,参加齐郡长白山起义,率众南渡淮水,联合杜伏威(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进据海陵县,自称大将军。大业十一年(615年),自称楚王。武德二年(619年),占据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建立吴国,年号明政,任用乐伯通(土匪首领)和李百药(隋唐时期政治人物、历史学家、诗人),迁都余杭。武德四年(621年),为扬州刺史杜伏威所败,李子通和乐伯通被押送长安。武德五年(622年),李子通和乐伯通一同出逃,到蓝田县,被官吏抓获,均被处死。

29、李渊:

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李虎之孙。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之家,袭封唐国公。隋朝时,深得隋文帝杨坚(李渊的姨夫)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李渊的姨母)垂爱。隋炀帝时,李渊累官至卫尉少卿。隋炀帝东征时,李渊负责督运粮草,还曾奉命平毋端儿(隋末农民起义领袖)起义,率兵抵御突厥进攻。大业三年(617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趁隋末动乱之时起兵于晋阳(太原)。李渊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自领大丞相,加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得知隋炀帝遇弑后,李渊逼迫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年号武德。

李渊称帝后,命其子李世民等统兵,击败陇西李轨,消灭西秦薛举父子,击退刘武周(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和宋金刚(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擒获夏王窦建德(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迫降洛阳王世充(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同年传位于李世民,退称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享年七十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境内)。后定谥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30、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649年),祖籍说法不一,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李世民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先后受封敦煌郡公、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隋朝末年陇西割据军阀,薛举长子)、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李渊长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四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对内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和薛延陀(高车一部落,汗国名),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鲜卑族慕容吐谷浑所建国名),重创高句丽(东北地区边疆政权),设立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期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境内)。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和墨宝传世。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天可汗李世民

31、李淳风:

李淳风(602—670),道士,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人,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淳风经人推荐成为唐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授予李淳风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40 年。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风去世,唐高宗李治又颁布“追复诏”,追复李淳风为“太史令”。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李淳风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李淳风和袁天罡被传说为《推背图》的作者。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推背图》(袁天罡、李淳风)

32、李靖:

李靖(571—649),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隋朝时,李靖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跟随李世民进击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李靖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和辅公祏(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并招抚岭南诸部。武德八年(625年)起,李靖在北疆抵御东突厥入侵。贞观三年(629年),李靖以定襄道行军总管总领诸将北征,击溃颉(xié)利可汗(东突厥可汗),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李靖因功拜尚书右仆射(yè),封代国公。贞观九年(635年),李靖统军西破吐谷(yù)浑。后改封李靖为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肃宗时,李靖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晚唐以后,李靖逐渐被神化。李靖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33、李勣: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李勣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铁勒诸部之一,汗国名),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段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之一。李勣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李勣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医典《唐本草》,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

34、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泰安县)人。唐朝宗室,名将。李虎曾孙,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兄。武德元年(619年),李渊称帝,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改为山南招尉大使,负责经略巴蜀,攻战三十余州,俘获朱粲(隋末唐初割据军阀之一)。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任信州总管,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武德四年(621年),李孝恭任夔州总管,李靖为副将,灭萧铣;李孝恭受封荆州大总管,成功招抚岭南诸州。武德六年(623年),李孝恭又率军攻打辅公祏,平定江南,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李孝恭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暴病身亡,时年五十岁。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元”,配享高祖庙庭,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35、李道宗:

李道宗(602年—653年),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省泰安县)人。唐初宗室,重要将领,李虎曾孙,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弟。李道宗起家左千牛备身,受封略阳郡公。李道宗一生功勋卓著,参与攻打刘武周、王世充、东突厥、吐谷浑、高句(goū)丽等诸多战役,为大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和李孝恭并称贤王。后李道宗因身体不适,转任太常卿。永徽四年(653年),李道宗卷入房遗爱(驸马,其妻为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谋反案,流放象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李道宗病死流放途中。后来追复官爵,以礼改葬。

36、李治:

李治(628年—683年),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第九子,母亲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皇后,前太子李承乾(唐太宗嫡长子)、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嫡次子)同母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后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继被废,ū贞观十七年(649年),李治被册封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开创了“永徽之治”。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武则天)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此后帝后同朝。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660年)、灭高句丽(东北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国家,668年)。唐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到越南中部,维持了三十二年。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境内)。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37、李义府:

李义府(614—666),瀛洲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县)人,唐朝宰相。李义府早年以荐举入仕,历任门下典仪、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中书舍人。因迎合唐高宗,被拜为宰相,并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李义府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权势熏天。龙朔三年(663年),李义府因请术士望气,被长流雋州(今位于四川省西昌市)。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大赦天下,李义府因不在被赦之列,忧愤而死,时年五十三岁。武则天即位后,追赠李义府为扬州大都督,但在睿宗年间被收回。

38、李林甫:

李林甫(683—753),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李虎之孙,李渊堂弟)曾孙。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林甫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门下三品。次年(726年),李林甫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李林甫为相十九年,大权独握,口蜜腹剑,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李林甫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所以,李林甫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39、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李隆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李隆基姑姑)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杀韦后(韦香儿,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即唐玄宗。后唐玄宗下令赐死太平公主。唐玄宗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唐玄宗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逻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唐玄宗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杨贵妃堂兄)等;宠爱杨贵妃(杨玉环),重用安禄山(粟特族),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即位,尊远在四川的唐玄宗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今陕西富平县境内),名为泰陵。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康熙帝玄烨的讳,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唐玄宗和杨贵妃

40、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字静忠,博陆郡(今北京市平谷区)人。唐朝中期权宦,唐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李辅国长相奇丑无比,早年净身入宫成为宦官,成为太子李亨的心腹。安史之乱爆发后,李辅国逐渐掌握军权,历任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府仪同三司、知内侍省事等要职,封郕国公。冷待晚年的唐玄宗、谋害建宁王李倓(唐肃宗李亨第三子),诛杀张皇后(张良娣,唐肃宗李亨的皇后)和越王李系(唐肃宗李亨第二子)等一系列事件均出自李辅国手笔。不久后,唐肃宗驾崩,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李辅国因拥戴之功,更加嚣张跋扈。

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加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进爵博陆王,又尊其为尚父,暗中却将其兵权架空。不久后,唐代宗派遣刺客将李辅国暗杀。唐代宗下诏追赠李辅国为太傅,谥号为“丑”。

41、李泌:

李泌(722—789),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生于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李泌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期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李泌只得归隐名山。安史之乱时,李亨即位于灵武后,召李泌参谋军师。不就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李泌再次隐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后,李泌再被召为翰林学士,接连受到宰相元载、常衮排挤,李泌被放置地方任职。唐德宗时,李泌入朝拜相,对内勤修内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络回纥、大食(食:读yì;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国遏制吐蕃(蕃:读bō),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唐帝国的稳定。

李泌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贞元五年(789年),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傅。李泌博涉经史,精研易象。著作文章,尤工于诗。有《李泌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唐诗》录其诗四首。

42、李光弼:

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契丹族,唐朝将领)第四子。李光弼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年(756年),经郭子仪推荐,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叛军,在常山、嘉山大破叛军,成功守卫了太原。乾元元年(758年,李光弼奉命与八节度使合并讨伐安庆绪(粟特族,安禄山次子)。同年李光弼接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指挥河阳之战,挫败史思明南下的企图。宝应元年(762年),李光弼奉命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李光弼足智多谋,与郭子仪齐名,世称“郭李”。著有《将律》《李临淮武记》《统军灵辖秘籍》,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平定安史之乱

43、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生年和名字不详,李氏,唐朝宗室女。吐蕃尊称甲木萨。唐贞观十四(640年)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王朝的第33任赞普)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唐朝派使者赴吐蕃吊祭。拉萨至今仍保存着藏人为纪念文成公主而造的塑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文成公主入藏

44、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名字不详,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母亲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先后出嫁薛绍(唐高宗李治嫡亲外甥,城阳公主次子)和武攸暨(武则天堂侄),贵盛无比。神龙元年(705年),太平公主因诛杀张易之(武则天男宠,杨国忠舅舅)、张宗昌(武则天男宠,杨国忠舅舅)兄弟有功,加封镇国太平公主。唐中宗去世后,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太平公主广树党羽,权倾朝野,财富如山。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涉嫌发动谋反,被唐玄宗李隆基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45、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684—710),小名裹儿,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幼女。安乐公主出嫁武三思(武则天侄子)的次子武崇训。中宗复位后,韦皇后与武三思私通,把持朝政,安乐公主也纳贿授官,时称“斜封官”。武崇训被节愍太子李重俊(唐中宗李显第三子)杀死后,安乐公主改嫁武延秀(武则天侄孙,武承嗣次子)。安乐公主欲拥韦皇后临朝,以己为皇太女,与韦皇后合谋毒死唐中宗。后临淄王李隆基起兵,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丈夫武延秀皆被杀。

46、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生年不详。本名李奴奴,唐中宗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唐高宗李治之孙,章怀太子李贤次子)。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派左骁卫大将军杨矩(唐玄宗开元元年自杀)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吐蕃王朝第36任赞普)。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白

47、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白的出生地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祖籍是甘肃天水。李白是李暠九世孙,与李唐王朝同宗。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诗圣)齐名,并称为“李杜”。李白又被称为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等等。李白为人爽朗大方,爱喝酒、爱交朋友。

开元十二年(742年),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家乡,踏上远游的征程,先后结识了李邕、孟浩然、张说及其子张垍、元演、崔成甫、贺知章、杜甫、高适、张旭、宋若思、崔涣、良宰、汪伦等。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诏李白进宫,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得罪高力士(本名冯元一,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世孙),后玄宗赐金放还。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 ,在病榻上将手稿交给族叔李阳冰(唐代书法家),赋《临终歌》后去世,时年61岁。关于李白的死法,也有不同版本。

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他的歌行体、七绝达到了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是酒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李白的词赋,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48、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07年,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精神。1918年1月,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7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同年秋,李大钊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并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在中国共产党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至1924年,李大钊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做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同年4月28日,李大钊惨遭奉系军阀绞杀,牺牲时年仅38岁。李大钊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稿和译稿,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伦理学、美学、新闻学、图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为20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百家姓历史名人 (二十八):李姓名人

李大钊

49、李鸣珂:

李鸣珂(1899年—1930),四川省南部县人。1925年,李鸣珂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李鸣珂参加了北伐;参加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警卫营营长,负责保卫周恩来、恽代英等领导人的安全。1927年11月,李鸣珂随周恩来辗转来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和中央特科工作。1928年,李鸣珂赴四川,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1930年4月7日,李鸣珂根据上级决定,组建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任中共前委书记,红6军军长。1930年4月17日,李鸣珂被捕;4月19日下午,李鸣珂壮烈牺牲,年仅31岁。

50、李硕勋:

李硕勋(1903年—1931年),原名李开灼,字叔薰,四川省高县人,妻子为赵世炎的妹妹,李鹏总理之父。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27年,李硕勋参加了南昌起义,被任命为第11军(军长叶挺)第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李硕勋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中共浙江省军委书记、省委代理书记。1929年,李硕勋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区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1930年,李硕勋任中共江南省委军委书记。1931年,李硕勋在中央根据地任红7军(军长李明瑞)政委。同年6月,李硕勋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到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海口后,因叛徒(严鸿蛟,人称琼崖革命史上最危险的叛徒)出卖,李硕勋不幸被捕,1931年9月5日,李硕勋在海口东校场英勇就义,时年28岁。

2009年9月10日,李硕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51、李明瑞:

李明瑞(1896年—1931),字裕生,广西北流人。北伐名将,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将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1918年,李明瑞通过表兄俞作柏(桂系高级将领)和林虎(旧军人)的介绍,进入广东韶州滇军讲武堂第一期甲班(炮科)学习。1920年,李明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讨袁护国军第二军俞作柏连当排长,开始了他的戎旅生涯。1926年,李明瑞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旅旅长,率部转战湘、鄂、赣、皖各省,成为北伐名将,被提升为师长。1929年春,李明瑞就任广西军事特派员、广西省绥靖总司令。当时,邓小平以广西省政府秘书的合法身份同李明瑞、俞作柏(广西省政府主席)建立合作关系。

1929年10月,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宁召开反将誓师大会,宣布加入冯玉祥、张发奎、阎锡山的反将战线。李明瑞讨蒋失败后,蒋介石以高官厚禄位为诱饵,派其代表与李明瑞及其亲属进行多方面游说、策反,但李明瑞不为所动。1929年12月11日,李明瑞毅然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俞作豫(俞作柏弟弟),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1930年初,李明瑞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中共中央委托,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总指挥。1931年10月23日,李明瑞在肃反扩大化中,不幸在江西于都县被残酷迫害含冤而死,年仅35岁。1945年。中共中央为李明瑞公开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党的七大正式追认李明瑞为革命烈士。百家姓历史名人 (二十八):李姓名人

左联五烈士

52、李求实:

李求实(1903—1931),原名李国玮,笔名李伟森,湖北武昌人,“左联五烈士”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时,李求实参加武汉学生大示威游行,积极投身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的活动。,李求实参与领导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李求实和萧楚女等一起组织河南书店,发行《中国青年》,并成立了“河南青年协社”。1927年在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李秋实当选为团中央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长。1930年3月,李求实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工作,并担任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上海办事处负责人。1931年1月18日,李求实等30多中国共产党干部在上海东方旅社不幸被捕(有人怀疑是康生出卖了他们的)。2月7日,李秋实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秘密活埋于龙华警备司令部空场内。李求实就义后,鲁迅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以此来悼念烈士们。

53、李少石:

李少石(1909—1945),名振,号默农,广东省新会县人。1925年,李少石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李少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李少石前往香港从事秘密工作。1930年,李少石与廖梦醒(廖仲恺、何香凝的长女,廖承志的姐姐)结婚。1932年,奉命到上海工作。1934年,因叛徒出卖,李少石被捕。1937年,李少石获释出狱。1943年,李少石赴重庆工作,任周恩来的英文秘书。1945年10月8日傍晚,李少石乘车前往沙坪镇途中,被士兵开枪击中,不幸牺牲,时年39岁。

54、李特:

李特(1902—1938),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原名徐克勋,乳名豹子,号希侠,安徽霍邱人。1921年,李特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预科班。1924年,李特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李特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利特转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学习。1930年,李特回国后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副军长。1933年7月后,李特任红31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36年11月,李特任西路军参谋长,军政委员会委员,率部转战河西走廊;失败后李特率部打游击,后到新疆。1938年初,李特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王明诬陷错杀,年仅36岁。1996年,李特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55、李天柱:

李天柱(1898年—1935年),湖南耒阳人,别名振湘,号挽天。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革命烈士。1925年秋,李天柱考入黄埔军校(工兵科)第四期学习。毕业后,李天柱参加北伐。1927年,李天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1月,李天柱率随部参加了湖南起义。1930年1月,李天柱任红六军(后改称红三军)第二纵队司令员。1932年2月1日,李天柱任红八军军长兼独立第一师师长,同时任湘赣军区副总指挥,不久任中共湘赣省委军委书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李天柱留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任红军独立第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团长。1935年6月,李天柱在江西省寻邬县(今江西省寻乌县)南部突围战中牺牲,年仅36岁。

56、李超时:

李超时(1906年—1931年),又名李振华,江苏省邳县人。革命烈士,中国共产党早起领导者。1926年冬,李超时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在校期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李超时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2月,红十四军军部成立,李超时任军政治委员。4月,军长何昆牺牲后,李超时任军长兼政治委员。1930年8月3日,红十四军军部和通海特委决定在黄桥举行总暴动,李超时亲自指挥。同年十月,李超时留省委任外县工作委员会委员,省委巡视员。1931年6月,李超时奉省委指示,由上海区到徐海蚌地区巡视工作,在镇江被国民党当局逮捕。9月19日,李超时在镇江北固山英勇就义,年仅25岁。

57、李汉俊:

李汉俊(1890年—1927年),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革命烈士,为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做出了卓越贡献。1902年,李汉俊在兄李书城(建国后第一任农业部长、挚友吴禄贞(民族英雄、清末著名爱国将领、辛亥革命烈士)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到东京帝国大学求学。1918年末,李汉俊回国,传播新文化及马克思主义思想。1920年,李汉俊与陈独秀共同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曾任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1921年7月下旬,李汉俊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党的二大、三大上,李汉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不久自动脱党。

1927年4月10日,湖北省政府成立,李汉俊任省政府委员兼教育部长。12月17日,李汉俊在武汉被武汉卫戍区司令胡宗铎(桂系军阀早期骨干将领)以“赤色分子”的罪名逮捕,后遭杀害,年仅37岁。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抗联精神

58、李兆麟:

李兆麟(1910年—1946年),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辽宁省辽阳烟台区(今灯塔市)人。1929年,李兆麟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7月,李兆麟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李兆麟受东北民众救国会和胡乔木(时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的派遣,从北平返回辽阳开展抗日斗争。此后李兆麟曾任中共北满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兆麟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会长等职,积极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主犯余秀豪、孙格龄)杀害,时年36岁。

李兆麟是东北抗联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2009年,李兆麟被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59、李龟年:

李龟年,邢州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李景伯(唐中宗时大臣)之子。唐朝音乐家,被后人誉为“唐代乐圣”。李龟年善歌,擅吹筚篥、擅奏羯鼓,长于作曲,常在豪门唱歌。李龟年和李彭年(善舞)、李鹤年(善歌)兄弟三人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王公贵族经常请他们去演唱。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杜甫曾在一次宴会上,听到了李龟年的演唱,就写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李龟年后来流落到湖南湘潭,在湘中采访使举办的宴会上,唱了王维的五言诗《相思》,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后抑郁而死。

60、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省宜阳县)昌谷乡人,后世称李昌谷。李贺祖籍陇西郡,为唐宗室。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人誉其为“诗鬼”。李贺与李白、李商隐被称为“唐代三李”。李贺曾做过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李贺的作品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喻今。李贺27岁时,英年早逝。

61、李绅: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李绅为李党重要人物。李绅晚年为相四年,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有《悯农二首》,流传甚广,被誉为悯农诗人。《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编为四卷。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金代戏曲家董解元著)中。

62、李颀:

李颀(690年—751年),河南颖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李颀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主要作品有《李颀集》,代表诗作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百家姓历史名人 (三十):李姓名人

李商隐《夜雨寄北》

63、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后成为李商隐的岳父)的幕僚。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李商隐病逝家中。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颂。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无题》等。有人说,李商隐是朦胧诗的始祖。百家姓历史名人 (三十):李姓名人

牛李党争

64、李德裕: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唐朝时期政治家、地理学家)次子。李德裕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李德裕历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至唐武宗时,李德裕再次入相。李德裕执政五年,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人称“李卫公”“李太尉”。

唐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而遭忌,被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李德裕在崖州病逝,终年六十三岁。唐懿宗年间,李德裕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李德裕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历朝历代对其评价甚高。梁启超称李德裕是中国六大政治家(管仲、商鞅、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张居正)之一。

牛李党争是中唐时期牛党、李党两派士大夫进行的朋党之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前后将近四十年。牛党的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李逢吉;李党的领袖是李德裕、裴度、李绅。

65、李希烈:

李希烈(约750年—786年),燕州辽西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唐朝藩镇将领)族侄。李希烈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李忠臣以为光禄卿。李忠臣被部将驱逐后,唐代宗以忻王李造(唐代宗李豫第十三子,唐德宗李适异母弟)为淮西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唐德宗即位后,李希烈升为怀宁军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唐朝藩镇将领)勾结河北三镇(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起兵反叛,李希烈奉诏讨伐,歼灭梁崇义部众。李希烈被封为南平郡王。

建中三年(782年),李希烈联合王武俊(契丹族,唐朝中期军阀)、李纳(唐朝割据军阀)、田悦(唐朝中期军阀)、朱滔(唐朝中期割据军阀)各自称王,公然反叛并囚禁名臣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将其杀害。第二年年底,李希烈占领汴州(今河南开封),自称皇帝,国号楚。后刘洽(唐朝中期藩镇将领)击败李希烈,李希烈败退淮西。贞元二年(786年),李希烈的部将陈仙奇(唐朝时藩镇将领)毒死李希烈,归顺朝廷。

66、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朝中期名将,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李晟擅长骑射,勇武绝伦,以良家子身份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号称“万人敌”。李晟镇守西陲,屡立战功,累迁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册封合川郡王。大历八年(773年),李晟入为右神策都将,宿卫长安。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率军平定河朔三镇(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叛乱。建中四年(783年),泾原之变(泾原镇士兵兵变,攻陷长安),李晟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勤王,拜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诸道兵马副元帅。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唐朝中期将领)之乱,拜司徒兼中书令,领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册封西平郡王,世称“李西平”。李晟驻守泾原,防御吐蕃进攻。贞元三年(787年),朝廷册封李晟太尉兼中书令,管理尚书省事务。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时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享唐德宗庙庭,图形凌烟阁。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忱:大中之治

67、李忱:

李忱(810年—859年),初名李怡,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李忱于长庆六年(821年)获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李炎,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病危,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认为李忱好控制),登基为帝。出乎马元贽等的预料,李忱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整顿吏治,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宦官头目仇士良杀死朝廷要员)的郑注(唐朝大臣)、李训(唐朝宰相)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对外方面,李忱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今越南中北部),并接纳归唐的河湟,设置归义军。李忱为人明察秋毫,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使局势稍安。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服用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李忱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今陕西咸阳市泾源县境内)。史家把李忱统治时期称为“大中之治”。百姓称李忱为“小太宗”。李忱工诗善书,《全唐诗》录其诗六首。

68、李可举:

李可举,生年不详,回鹘阿布思部落人,回鹘族。会昌五年(845年),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唐朝中晚期藩镇、将领)出兵攻破回鹘,李可举之父李茂勋率众投顺唐朝,颇得张仲武的器重,积功为郡王,御赐姓名李茂勋。乾符三年(876年),李可举继任卢龙节度使,割据一方。中和五年,部将李全忠(唐朝末年藩镇将领)反叛,李可举自焚而死。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愬雪夜入蔡州

69、李愬:

李愬(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甘肃省临潭县)人。唐朝中期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李愬有谋略,善骑射。元和十二年(816年),李愬出任唐邓节度使,参与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将领,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的叛乱。李愬于次年(817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战后,李愬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上柱国、封凉国公。后李愬任武宁节度使、大败平卢李师道(唐朝中期地方割据军阀,平卢淄青节度使李纳次子),连战皆胜。

元和十五年(820年),李愬改任同平章事、昭义节度使、旋即改任魏博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年),李愬回洛阳养病,拜太子少保。同年病逝,年四十九岁。获赠太尉,谥号“武”。会昌六年(846年),李愬配享宪宗庭庙。

70、李克用:

李克用(856年—908年),字翼圣,本姓朱邪,朱邪赤心(李国昌)的儿子,沙陀族,神武川新城(今山西雁门北部)人。唐末至五代初年军阀。李克用别号“李鸦儿”(他的军队主力称“鸦军”)、“独眼龙”(李克用一目失明)、“飞虎子”(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三郎”(应该是兄弟排行老三)。

李克用十五岁时即从军。唐僖宗(李儇,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第五子)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起义。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李克用被命为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自河东南下大败黄巢,黄巢自杀身亡。光启元年(885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唐朝末年藩镇将领),李克用进军关中击败静难节度使朱玫(唐朝末年藩镇将领)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晚唐军阀),唐僖宗逃往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再度勤王,败李茂贞(唐末至五代时期藩镇、军阀)、王行瑜(唐朝末年将领)和韩建(晚唐军阀,五代后梁宰相)三帅,救出唐昭宗(李晔,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异母弟),因功被封为晋王。天佑四年(907年),朱温(原黄巢起义军首领,归附唐朝后,唐僖宗赐名“全忠”)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仍以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在今山西代县。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李克用手下有十三太保,除三太保李存勖之外均为李克用的养子,他们是大太保李嗣源(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二太保李嗣昭(本姓韩,原名进通,唐末五代晋国名将)、四太保李存信(本姓张污落,其父张君政,回鹘族)、五太保李存进(原名孙重进,生父孙牷)、六太保李嗣本(本性张,生父张准为铜冶镇将)、七太保李嗣恩(本姓洛,五代后唐名将,吐谷浑族人)、八太保李存璋(五代时期军事将领,字德璜)、九太保李存审(即符存审,原名存,字德祥,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十太保李存贤(字子良 ,本姓王,名贤,后唐时期政治人物)、十一太保史敬思(沙陀族,昭武九姓出身,唐末五代时期名将)、十二太保康君立(唐末五代将领)、十三太保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粟特族,唐末著名的猛将)。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历史上的沙陀族

71、李存勖:

李存勖(885年—926年),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善于骑射,文武双全。唐朝末年,李存勖跟随父亲李克用征战四方,颇有功勋,累迁检校司空、晋州刺史。天佑五年(908年),出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李存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同光三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称帝,建立后唐。

李存勖在位前期,吞并岐国(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凤翔的藩镇,岐王李茂贞所建),灭亡前蜀(五代十国之一,王建所建,定都成都),取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东川和西川的合称),征东南方割据诸国。李存勖执政后期,沉湎声色,重用伶人、宦官,给自己起个艺名“李天下”。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伶人郭从谦发动兵变)被杀,时年四十二岁。李存勖在位三年,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安葬于雍陵(今河北省新安县北)。

72、李嗣源:

李嗣源(867年—933年),字邈佶烈,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克用养子,十三太保之一。李嗣源称帝后,更名李亶。李嗣源善于骑射,骁勇善战。攻打后梁,征战河北,辅佐晋王李存勖建立后唐。李嗣源屡立战功,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受到猜忌。同光四年(726年),李思源奉命镇压邺都兵变(军士皇甫晖劫杀指挥使杨仁晸,胁迫银枪效节指挥使赵在礼,攻入邺都,据城反唐),率军攻回洛阳。李存勖遇害后,李嗣源自称监国,即位为帝,年号天成。

李嗣源执政前期,杀贪官、褒廉吏、罢宫人,除伶宦,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李嗣源执政后期,姑息藩镇孟知祥(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割据两川;权臣安重海(后唐大臣)跋扈乱政;李嗣源次子李从荣(长兴四年拥兵谋反,兵败被杀)骄纵不法。以致变乱迭起,朝政混乱。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病逝于宫中,享年六十七岁。谥号盛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安葬于徽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从珂洛阳自焚

73、李从珂:

李从珂(885年—937年),本姓王,小字二十三,镇州平山县(今河北省平山县)人,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端谨稳重,沉默寡言,勇猛刚毅,跟随李嗣源征战四方,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长兴二年(931年),出任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长兴三年(932年),李从珂拜检校太尉、凤翔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李从珂废黜后唐闵帝李从厚(小字菩萨奴,后唐第三位皇帝,李嗣源第三子)后,自立为帝,年号清泰。李从珂从善如流。清泰三年(936年),李从珂无力抵抗石敬瑭(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和契丹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葬于徽陵。

74、李继迁:

李继迁(963年—1044年),本姓拓跋氏,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人,党项族。出身于党项族平夏部,银州防御使李广俨之子,李继捧(宋初党项族首领,定难节度使李光睿之子)族弟。李继迁的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宋朝时赐李继迁名为赵宝吉。李继迁幼时即以勇敢果断闻名乡里。开宝八年(975年),族叔李光睿爱其才,授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迁与弟弟李继冲、亲信张浦(李继迁的著名谋臣)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后来,李继迁派张浦带着重币到辽国,向辽圣宗(耶律隆绪)表示愿意归附,取得辽的支持。辽授以李继迁为定难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洲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褚军事。

淳化元年(990年),李继迁即位为夏国王。依靠辽的支持,李继迁实力日强,不仅收复了李继捧被迫献给宋的夏、绥、银、宥、静五洲,还夺取了西北重镇灵州(今宁夏吴忠)。景德元年(1004年),李继迁中吐蕃潘罗支(吐蕃六谷部首领)之计,伤重而死,年仅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北5里处)。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75、李元昊:

李元昊(1033年—1048年),党项族,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人,西夏王朝的开国皇帝。与北宋决裂时,李元昊放弃旧姓名,改为嵬名(姓)曩霄(名)。李元昊,也称拓拔元昊、赵元昊、青天子。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李元昊恢复李姓。李元昊远祖拓跋思恭(唐末党项族平夏部首领),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赐李姓,封夏国公。祖父李继迁被辽封为夏国王。父亲李德明被辽封为大夏国王。但李元昊长期在内部称帝。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对辽宋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制西夏文,颁布秃发令,派兵攻取瓜州、沙洲(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

李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彻底破裂。经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大战役,西夏歼灭宋军西北数万精锐。河曲之战中,西夏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耶律真),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李元昊为次子宁令哥(皇太子,弑杀其父李元昊后,被权臣没藏讹庞处死)所弑。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由幼子李谅祚(夏毅宗,西夏的第二位皇帝)即位。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宋辽澶渊之战

76、李继隆:

李继隆(950年—1005年),字霸图,祖籍上党(今陕西长治)。北宋初年名将、外戚,枢密副使李处耘(五代到北宋时期将领)长子,明德皇后(李皇后,宋太宗赵光义第三任皇后)长兄。李继隆早年以恩荫补任供奉官,在宋太祖时,参与灭南唐、北汉,以功授镇州都监。其后,李继隆随大将崔瀚(北宋初期将领)、潘美(北宋开国名将)两败辽军。雍熙二年(985年),李继隆率军击破党项首领李继迁扰边。次年再随大将曹彬(北宋开国名将)北征幽州,并全师而还。后李继隆在唐河之战、徐河之战中大败辽军。淳化五年(994年),李继隆西破李继迁,擒赵保中(李继捧)。澶渊之战时,与大将石保吉(北宋时期名将,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次子)统军抵御辽军。

景德二年(1005年),李继隆去世,年五十六岁,获赠中书令、谥号“忠武”,配享真宗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77、李师师:

李师师,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歌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得到过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据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交好,等等。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掳,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78、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北宋文学家)藏书甚富,李清照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出嫁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官员、金石学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李清照流寓南方,境遇孤苦。丈夫去世,丈夫遗留文物书籍丢失,所藏书画被盗,李清照悲痛不已。再嫁张汝舟后,遇人不淑。为了离婚,李清照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綦崇礼的母亲赵氏,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姑姑)等亲友的大力营救,李清照被关押9日之后获释。

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去世。李清照无儿无女,她去世的具体时间、谁人安排的后事、坟墓埋在那里等等,无人知晓。

李清照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悲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诗歌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漱玉集》。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79、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李纲任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今河南开封)时,李纲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不久,李纲就遭到投降派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李纲为相。李纲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李纲被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罢免。李纲多次上疏陈述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李纲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李纲为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人称李忠定。

李刚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80、济公:

济公(1130年—1148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济公初在国清寺(位于天台县城关镇)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济公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如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杨岐宗,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第六祖。济公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许多诗作,主要收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不少疑难杂症。济公喜好打抱不平。济公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惩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独特而美好的印象。2006年,“济公传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济公传说”又获“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故事”。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济公活佛

81、李昪:

李昪(889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李昪后随养父徐温(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将领、宰相)改名徐知诰。李昪是五代十国南吴(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杨行密所建)权臣,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天祚三年(937年),李昪称帝,国号齐。升元三年(939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李昪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钱镠所建)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即钦陵,位于江苏江宁牛首山南麓。)

82、李煜:

李煜(937年—978年),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李昪长子,南唐第二位皇帝,史称南唐中主)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史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每年进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唐清海节度使刘隐之弟刘龚所建),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同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被毒死)于东京,时年四十二岁。北宋追赠其为太师,追封吴王,葬于洛阳北邙山。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尊为“词帝”。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其父李璟、冯延巳(南唐著名词人,宰相)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词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四):李姓名人

李煜《相见欢》

83、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明太祖),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

洪武初年,李善长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同乡,因被疑叛乱,被朱元璋处死)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李善长时年七十七岁。南明弘光政权(明末福王朱由崧所建)追谥“襄愍”。

84、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将领,谋臣。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朱佛女,朱元璋二姐)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外戚,明朝大臣)带着李文忠辗转于乱军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后,李文忠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十分喜爱,将李文忠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徐寿辉军队)。后朱元璋常派李文忠监军随将领出征。李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明朝初期将领)继承曹国公爵位。

85、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明代内阁首辅。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今北京)学习,天顺八年(1464年),李东阳举二甲进士第一。后李东阳立朝五十年,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为官清正。死后赠太师,谥号文正。

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其诗文典雅工丽,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著有《槐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后有清人辑编《怀麓堂集》和《怀麓堂全集》等。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于篆、隶造诣尤高。李东阳的书法,对明中期书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86、李梦阳:

李梦阳(1473年—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回到故里。李梦阳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的领袖人物。李梦阳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来被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李梦阳有文集《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空同集》八卷刊行于世。

弘治七年(1493年),李梦阳登甲寅科进士,初授户部主事。李孟阳不畏权势,得罪权贵,被解职问罪。后几经沉浮,被宦官刘瑾罗织罪名而入狱。多亏康海力求,才使李梦阳免死。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李梦阳被平反,升为江西按司提学副使。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谋反被诛,李梦阳又被逮捕入狱,后获释。嘉靖八年(1530年),李梦阳去世,时年五十八岁。龙庆初年,谥号“景文”。

87、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被赐同进士出身,试政吏部文选司。之后,李攀龙官至河南按察使。隆庆四年(1570年)逝世,终年五十八岁。

李攀龙和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李攀龙、谢榛、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李攀龙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其诗多风尘字样,人谓之李风尘。有《沧溟集》。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八):李姓名人

李时珍:《本草纲目》

88、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专家,与“医圣”万密斋(明代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李时珍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46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明清时辖今湖北省、湖南省)、南直隶(辖今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河南、北直隶(辖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小部分地区)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年,三易其稿,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李时珍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后世尊李时珍为“药圣”。

李时珍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堂号——东壁堂,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1982年,李时珍的墓地(李时珍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城东)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89、李成梁: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名将。万历年间,李成梁灭建州女真(女真三大部之一)首领王杲(女真族,努尔哈赤外祖父)、子阿台部,数次打败蒙古察哈尔部酋长土蛮(孛儿只斤▪图们,明代蒙古可汗,蒙古帝国第36位大汉)、泰宁部酋长速巴亥(蒙古泰宁部落酋长,其次子为把兔儿);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叶赫贝勒,先世为蒙古土默特氏)、杨吉砮(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的父亲,叶赫部的首领)。李成梁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十次,帅边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时有“南戚(戚继光)北李(李成梁)”之说。

李成梁威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被人弹劾。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被罢官。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76岁的李成梁复职。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尽徙宽甸六堡居民6万余户于内地,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去世,享年90岁,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90、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明朝中后期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李如松自少骁勇善战,师从学者徐渭(明朝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李如松初承父荫授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佥事,为神机营(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右副将。后李如松历任山西、宣府等地总兵官。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如松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出征,平定宁夏哱拜(明朝蒙古鞑靼部酋长,因叛乱失败自杀)之乱。

同年李如松再授中军都督府佥事,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在平壤之战中,李如松大破日军小西行长(日本安士桃山时代后期武将)等部。碧蹄馆之战(日军对明军的一场伏击战)失利后,明军与日军对峙汉城一线。随后,李如松派兵突袭龙山大仓,破坏日军粮食补给,为“壬辰抗倭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如松回朝,升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少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李如松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鞑靼土蛮部)的战役中阵亡,时年五十岁。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任皇帝)追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并为其立祠祭祀。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桃花扇》剧照(侯方域和李香君)

91、李香君:

李香君(1624年—1654年),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李香君八岁时,随养母李贞丽(秦淮名妓)改吴姓为李。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之一。李香君歌喉圆润,丝竹琵琶,音律诗词无一不通,特别擅唱《琵琶记》(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李香君十六岁时,遇到名士侯方域,一见倾心,却得罪了后来成为弘光帝(福王朱由崧)的权臣阮大铖(明朝末年戏曲作家)阮大铖迫使侯方域投奔史可法(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阮大铖怂恿田仰(后降清被杀)娶李香君做妾未成,又打着圣谕的幌子,征李香君入宫。后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李香君被苏昆生(李香君老师,明末著名歌唱家,人称“南曲天下第一”)所救,奔往苏州。1645年,侯方域在栖霞山找到李香君,二人携手渡江,回到侯方域的老家商丘,李香君以妾的身份住进侯家。1654年李香君因肺痨而死,时年三十岁。

92、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李自成童年时,给地主放过羊,曾做过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第一代闯王)部下的闯将。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自称闯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大顺军攻克北京,推翻明朝。

崇祯十七年四月,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明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时年三十九岁。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自成起义

93、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榆林(或延安)人。南明永历政权(桂王朱由榔所建)的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从此,李定国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归顺南明政权,顺治九年(1652年)初,李定国在桂林大败清军,定南王孔有德(明末清初将领)自杀。李定国后又在衡州斩杀清军主帅亲王尼堪(努尔哈赤之孙)。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

顺治十九年(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勒死,南明政权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同年,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后,李定国在勐腊病逝,时年四十二岁。云南人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

94、李成栋:

李成栋,生年不详,字廷桢,号虎子,陕西或辽东或宁夏人,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少时跟随李自成部下高杰(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为盗,号“李诃子”。后李成栋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满清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清朝名将)和兵部尚书张存仁(清初名将)征江南,李成栋率所部投降满清,并跟随清军攻打浙江、福建、广东,参加了多铎和张存仁制造的扬州十日(扬州屠城)、嘉定三屠,擒杀南明绍武帝朱聿鐭,杀害反清势力陈子壮、张家玉(与陈邦彦并称“岭南三忠”)。

南明永历二年(1647年),满清政府授李成栋广东提督,加都督衔。永历三年(1648年),李成栋与满清两广总督佟养甲不和,聚众反清归明,被永历帝朱由榔封为惠国公。永历四年(1649年),李成栋出兵江西溃败,清兵追击,坠水而死。

95、李来亨:

李来亨,别名懋亭,生年不详,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侄子李过(本名李锦,明末名将,大顺政权主要将领之一,绰号“一只虎”)的义子,明末清初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永昌二年(1645),李来亨跟随李过联明抗清。永历七年(1653年),李来亨出没于湖北省兴山县的茅麓山,人称夔东十三家(十三家抗清军队)之一。永历十年(1656年)十二月,永历帝册封李来亨为临国公。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深入云南,追击永历帝,李定国势单力孤。李来亨联合诸将,攻打重庆,牵制南下的清军。康熙元年(1662年),面对清军集中主力分路进攻,李来亨奋战数年,最后据守茅麓山九连坪(今湖北兴山西北)。康熙三年(1644年),李来亨兵败被围,举家自焚。至此,以原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夔东抗清斗争坚持二十年之久,以失败告终,大陆上公开以恢复明朝为旗帜的武装抗清运动结束了。

96、李光地: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李光地于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清朝初年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发起的反清事件)”、统一台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李光地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文贞”。雍正元年(1723年),李光地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李光地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97、李卫:

李卫(1688年—1738年),字又玠,号恰亭,江南铜山(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史、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

李卫为官清廉,在位期间能体察民情,深受百姓爱戴。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病逝,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号“敏达”。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李卫当官》剧照

98、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二先生”“李傅相”“李文忠”。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爆发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北方农民起义,推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并受命组建淮军。李鸿章因战功擢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李鸿章着手办理洋务,创办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被起用为两广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参与“东南互保(东南各督抚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与八国联军达成协议)”,并北上谈判。次年,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晚清重臣,乾隆皇帝的曾孙)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不久,李鸿章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死后获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其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晚清洋务派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深受慈禧太后倚重。因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也招致诸多批评。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八国联军进北京

99、李汝珍:

李汝珍(约1763年—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著名小说家,人称北平子。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十年(1795年—1815年),李汝珍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可以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媲美的《镜花缘》一书。小说《镜花缘》是李汝珍的代表作。

100、李伯元:

李伯元(1867年—1906年),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省武进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去世,享年四十岁。李宝嘉生于仕宦家庭。李宝嘉三岁时父亲去世,由堂伯李念仔抚养成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李宝嘉来到上海,创办《指南报》,以此揭露时弊,劝善惩恶。不久,李宝嘉改办《游戏报》,后又改为《繁华报》,并受商务印书馆之聘,编辑出版《绣像小说》半月刊。李宝嘉先后写成《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等。代表作是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的《官场现形记》。

101、李秀成: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帝会。辛开元年(1851年),李秀成参加太平军后,转战到天京(今江苏南京),历任右四军帅、后殿右二十指挥、二十二检点等职。天京事变(天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分裂,北王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及其眷属,天王洪秀全处死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李秀成晋升为地官正丞相、合天侯。石达开出走后,李秀成被封为副掌帅、合天义,与又正掌帅陈玉成(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军事将领,英王)等同主军政。李秀成因战功卓著,被洪秀全赐名“秀成”。

在太平天国统治的中后期,李秀成和陈玉成、李世贤(太平天国后期名将,李秀成堂弟,侍王)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一破江北江南大营、二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建立了苏福省、天浙省。同时抗击英法侵略者,击毙常胜军指挥者华尔(美国人,围剿太平天国的“洋枪队”领导人,洋枪队后改称常胜军)、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法国海军少将,侵华舰队司令,参加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兴太平天国。因功勋卓著,庚申十年(1860年),李秀成被洪秀全封为忠王,称“万古忠义”。

甲子十四年(1864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扶幼天王(洪天贵福)出逃,不久被俘。李秀成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李秀成自述》)后,于天京从容就义,年仅四十二岁。

百家姓李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李姓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太平泰国运动

102、李莲英:

李莲英(1848年—1911年),原名李进喜,清咸丰五年(1855年),李莲英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1867年),李莲英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在宫期间,李莲英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封李莲英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李莲英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李莲英生性圆滑,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也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宣统元年(1909年),李莲英61岁时,为慈禧太后守孝百日后隐退。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1911年),时年63岁。对李莲英的死法,向来有争议。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