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人物排名,明末名将等级排名一览表(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
晚明人物排名,明末名将等级排名一览表(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本人一直酷爱明史,每当读到晚明的一系列悲壮而又无奈的故事时,总是唏嘘不已,明朝的灭亡那不是三两句话说的清楚的,但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军事上的失利导致举国沦陷,晚明的将领真的就是那么……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本人一直酷爱明史,每当读到晚明的一系列悲壮而又无奈的故事时,总是唏嘘不已,明朝的灭亡那不是三两句话说的清楚的,但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军事上的失利导致举国沦陷,晚明的将领真的就是那么不堪吗,在我看来也不尽然,在这批将领中不乏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以及优秀将领,就像之前说的,笔者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各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而非看似最直观的军事一方面,以下就是笔者根据个人浅见单纯思考军事方面,将明末主要将帅分为了四个等级,等级排名由高到低:
第一等级 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今属河北省保定市),官至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辽东督师,死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他既是明末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他也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同时他还有一个争议颇大后世闻名的才子学生钱谦益。孙承宗作为明末最伟大军事家、战略家,他亲手设计布局的辽东大纵深防线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真正的被后金军实质性军事攻破过,同时他还发现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杰出文武将领,在年迈归乡颐养天年之际还能临危受命尊奉皇命在巩固京师防卫后亲率二十八骑,不顾城外遍地敌军,冲出东便门,入通州御敌。他收复了皇太极撤退后留下固守的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镇,在关内肃清了后金武装,史称“遵永大捷”,最后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在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的情况下自缢而死 。孙太师堪称是明末最称职的国防部长,他制定的抗后金(清)方略,事实证明无论是对明朝内部形势还是对后金(清)都是最完美的,如果能够良好延续下去,后金(清)是没有机会的,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在笔者看来,就军事、气节等方面综合来看,孙太师已近乎于“完人”甚至可以影响国运,明末第一名将,孙太师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孙承宗
第二等级 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西藤县人 ,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袁崇焕是对其老师孙承宗辽东防线战略构想理解的最透彻的人,同时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正是由于他的巩固让辽东防线更加坚不可摧,其成名之作便是被天启帝称为“十年之积弱,今日一旦挫其狂峰”的“宁锦大捷”,一时间声名鹊起,相比较于老师孙承宗,袁崇焕的整体战略布局能力要稍逊一筹,但笔者认为,他真正的强项是具体带兵作战,他非常擅长对非对称作战战术的思考(参考宁锦大捷)同时也天生具备了大将气质,他组建成型的关宁铁骑也只有在他的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在笔者看来,在这些方面,他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孙承宗。在明晚期,明军与后金(清)军对阵自从萨尔浒之战后,就基本上一直呈守势了,甚至相当一段时间内,明军都不敢与后金(清)军,在城墙之外作战,除了孙太师一激动有过率军收复四城的壮举外,也就是袁督师了,而且他干的事情难度更高,明末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数万清兵绕道蒙古,以避开以避开辽东防线于10月下旬突破大安口,至11月初连陷遵化、三屯营,并且被袁督师派出的大将赵率教也被团灭,一时间京师上空阴云密布,袁督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率不到一万的兵力(主要兵种是关宁铁骑)一路尾随皇太极主力周旋,袁督师的战略意图这里不作表述,但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皇太极居然不敢硬吃袁督师。要知道,在以往的战役战绩中,不到一万的明军兵力在野战中根本就不够后金(清)军打的,如果以这个人数换个将领再换支部队,很可能随手就团灭了,所以这里起码侧面证明了袁督师的战力是得到了后金(清)的充分认可和重视的,到后面明末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的京师广渠门之战中,袁督师亲率9000余骑(也有说法是6000余骑)在经过艰苦奋战后正面击溃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合计兵力至少两万以上)的战绩更是对袁崇焕军事能力的有力证明,以上表述就是为证明笔者一个观点,就是袁崇焕已经是晚明能够率军与后金(清)军正面匹敌的最后一人,自他之后,再无人,倘若不成为明廷党争得牺牲品,以袁督师50出头的年龄能够好好延续完善孙太师的防守策略,再震慑后金(清)几年,让晚明能够安心处理民变或许晚明还真的可期吧,所以笔者认为他是个关乎国运的人,我觉得袁崇焕属于第二等级。
袁崇焕
第三等级 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早年出身于农民起义军,是明末西南野生政权大西创造者张献忠手下大将,但是他真正走上历史舞台最前端的时候则是张献忠被灭后归顺于南明政权的时期,他于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率军八万攻入湖南。连破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又继续挥师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死了电视剧著名汉奸定南王孔有德,同年七月又自桂林出发,率军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直至包围长沙。然后又退守衡州设计将清廷派出的由亲王尼堪任主帅的十万清军援军包围歼灭,清亲王尼堪被斩,创下了“两蹶名王”的辉煌战绩,一时间名动天下,虽然就战绩数据而言,李定国可能确实非常漂亮,但是笔者认为这时明朝已灭而清廷真正战力最强的不过20余万八旗主力,在这时明朝半壁江山的战线分布下,其部队肯定面临着民族融合扩编稀释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李定国面对的清军和崇祯年间袁崇焕面对的清军自然是不能划等号的,同时面对真正的清军八旗主力,李定国也不具备正面对抗作战的能力,在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后,并没有根本改变南明与清廷对抗的羸弱局面,南明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李定国是与国运无关的人所以要排在袁崇焕后面。
李定国
第四等级 洪承畴 卢象升 孙传庭 杨嗣昌 曹文诏 左良玉(不分先后)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清朝,深受皇太极重视。
卢象升(1600年4月16日-1639年1月15日 ),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 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明末抗清名将。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十一年十二月(1639年1月),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孙传庭(1593~1643年),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及第,自崇祯九年(1636年)起一直从事剿灭民军事业,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兵败于河南汝州。明军被斩四万余,李自成一夜狂追四百里至潼关,并用孙传庭的帅旗骗开潼关城门,城破,孙传庭当场战死, 《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其提出的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镇压农民军镇压农民军的策略得到崇祯的极大认可,后病死在剿灭农民军途中,享年五十四岁。
曹文诏(不详—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左良玉(不详-1645年),字昆山,山东东昌府临清州(今山东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宁南侯。崇祯年间在镇压农民起义军战争中表现出色,明灭后依附于南方弘光政权,后拥兵自重,病死于进攻南明政权都城南京途中。
笔者之所以把这六人都列为第四等级,是因为这六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付农民军还是相当行的,但是作为主将独自面对后金(清)军,几乎都是不行的,假设如果有袁崇焕统领镇守北方,由他们处理南方民变的话其实是很不错的局面,但可惜的是偏偏他们就是明末的主力阵容,而且还经常被拆东墙补西墙,所以到这种时候笔者认为,明朝已经基本上没有了翻身之力,晚明悲歌也就此落幕。
洪承畴
卢象升
孙传庭
杨嗣昌
曹文诏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