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科创合肥(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科创合肥(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思变求新,笃行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思变求新,笃行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10强。科技创新爆发出巨大生产力,“十三五”期间,合肥GDP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2022年,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2022年再进一位。今年上半年,合肥GDP增长2.9%,增速与宁波并列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1月份至7月份,合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增速均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合肥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合肥城市一角。王世保摄
科创之都 厚积薄发
在合肥科学岛上,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1056秒,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是2022年我国十大科技重大突破之一。在这十大重大突破中,除“人造太阳”外,“量子”U盘使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量子计算机“九章2.0”和“祖冲之2.0”问世,凯勒几何核心猜想被证明等,均创造了世界纪录。这些成果都诞生在合肥。2022年9月,英国《自然》杂志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2”排名,合肥跻身20强,评语是“非一线城市,有着一流的科研”。
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看,合肥依靠创新弯道超车,是有深厚文化基因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肥,城区仅有5万人口、5平方公里。这个从小城镇发展起来的全国移民城市,更具有包容的气度。
1969年,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为主的中国科技大学准备从北京外迁,与多个城市洽谈未果。最终是合肥张开了双臂,中国科大于1970年初迁至合肥。正因为包容创新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科研院所落户合肥。目前,合肥拥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院所近200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逾20万人,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多年来形成的原始创新队伍,成为合肥推进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合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正是深刻认识并践行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放在了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
10年来,合肥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至14.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78%增长到3.5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6.4倍,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8.8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4.4件增长至45.4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8件。
现在,合肥是全国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首批国家实验室,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多的城市之一。如今的合肥,平均每天诞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户,每周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户,每月新增上市企业1户,每年净增市场主体20余万户。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地处中部的合肥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人们曾笑言,合肥在地域上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但现在却成了合肥一大优势。这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在以前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中,沿海城市有优势,但在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城市离消费人群更近,物流成本更低。”合肥市委常委、秘书长单虎说,高铁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现在合肥有米字形高铁线路,未来还将成为高铁枢纽,将大大促进人员及各类资源的流动。
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在城市化中前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经济发展迅速,到城市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则出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态势。
合肥把握这一趋势,顺应产业变革规律和国家战略方向,使科技、产业和资本融合推动产业迭代。“三者的打通融合产生了奇妙的反应,原本经济基础薄弱的合肥,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合肥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徐斌说。
一场蓄势已久的创新风潮,大大改变了合肥的经济格局。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王世保摄
创新有道 转化有方
合肥既注重原始创新,在高精尖领域破解技术“卡脖子”难题,又依靠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有效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创新产业之间联接的机制。
(一)紧盯前沿,原始创新打头阵
在合肥西北的蜀山湖,有一座小岛,花木葱茏、清新幽静。它就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科学岛。
这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以可控核聚变装置为代表,10多座科学装置矗立于此,且均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目前这里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有等离子体所、智能所、强磁场中心等研究单元,以及30多个重点实验室。
依托科学岛,合肥规划了约20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这些造价不菲的“国之重器”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力支撑,对开拓研究领域、推动前沿突破至关重要。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
紧盯前沿、谋划布局。按照规划,合肥以国家实验室为基石,依托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布局一批前沿交叉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近年来,合肥规划的12个大科学装置,已经有3个问世、2个在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晨光说,这些大科学装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能显著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科研话语权。
科学岛见证着合肥持续探索前沿科技的决心与雄心,也为未来新的产业革命积蓄能量。在研发端,“国字号”交叉研究平台加速布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已投入运营,医算中心、物质中心、地空中心等科教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在应用端,合肥与大院大所大学共建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全方位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科学岛上开展的很多研究,都在聚焦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探寻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科学岛焕发出的活力,引发了合肥原始创新的一轮轮热潮。
(二)关注需求,产学研融合共进
在紧抓原始创新的同时,合肥一批衍生技术和成果加速落地。2022年10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发现了一种新型抑制剂,有望破解部分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的耐药难题。这些成果,依托的正是科学岛上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从建造至今,这一装置已累计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近3000项课题、2000篇论文提供了实验条件。近日,该装置的混合磁体产生了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刷新了同类型磁体保持了23年的世界纪录,成为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
“实验室的每一小步,都是稳定治疗效果的一大步。”药学团队带头人刘青松告诉记者,在稳态强磁场环境下,涉及生命科学的多项交叉研究正在稳步推进,生命医学团队已在科学岛上开发了针对急/慢性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慢阻肺等疾病的20多个小分子抑制剂候选药物。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让创新成果更多更快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总书记的话让我们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刘青松说,有重大科学装置的积累做依托,瞄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科技创新既可“上接天线”,还能泽被百姓。
走进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记者看到,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已完成性能检测和整机调试,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质子治疗是国际先进的新型放疗技术,无痛、无创,患者只需躺在治疗室内,接受质子射线照射,即可精准“狙击”癌细胞。
“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我们自主研发了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公司总经理陈永华说,以前国内质子治疗设备大多从国外引进,费用不菲。面对国内癌症患者的迫切需求,科学家们开始思考,能不能通过自主研发降低患者成本?
2016年,陈永华带领团队开始研制先进超导质子国产化治疗装置。去年3月,研制获得成功,设备占地更小、成本更低。投入使用后,患者治疗费用有望减少一半。“实践再次证明,核心技术要自主研发,等不来、买不来。市场有需求,科学家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两者结合。”陈永华说。
大科学装置为合肥创新发展开启了新境界。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研制出全球最紧凑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依托稳态强磁场装置,研发出国内首个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药;依托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实现“大口径高阈值光栅”产业化,为我国高端激光器、光刻机等设备提供核心器件……合肥一批尖端科技落地开花。
(三)目标导向,推动成果有效转化
全球首台智能无线腔镜,“天问一号”环绕器探测雷达……在安徽创新馆,深藏于实验室的成果集中展现在公众面前,科技的强大力量令人震撼。
除集中展示创新产品以外,不少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也是安徽创新馆的常客。放眼望去,一楼展厅大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说,展览展示只是创新馆的部分功能,创新馆更是一个平台,为企业需求和科研成果牵线搭桥。
近日,一场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发布会在创新馆举行。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1个重点产业需求集中发榜,涉及325项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发榜总金额高达7.98亿元。一位企业家说,这样的方式让企业少走弯路、科学研究找到应用场景,一举两得、多方共赢。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参观安徽创新馆时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牢记殷殷嘱托,安徽创新馆围绕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应用。合肥市科技局局长范进说,创新馆成为成果转化主场,本身也是创新,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痛点和堵点。在科研人员眼里,这里就是科技成果大市场;在企业家眼里,这里又是永不落幕的“科交会”。
安徽创新馆开馆3年来,已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20多场,发布科技成果260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超400亿元,培养持证技术经纪人850多名,服务企业近万家。
在合肥,创新馆的做法只是一个缩影。合肥出台了科技创新条例,成立了市委科创委,设立了合肥科技创新日。科技部门还组建了成果转化工作专班,常态化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库,与大院大所大学共建35个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合肥的科技创新,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前有大科学装置,后有衍生成果落地;既聚焦原始创新,又注重成果转化。创新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在思考,怎样才能使科研和生产对接更顺畅、让科技成果转化更高效。
集聚要素 久久为功
合肥在聚焦引领性创新的同时,密切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合作、协同、补位。创新因子有效汇聚,创新生态加速成型。
(一)引人、留人、成就人
创新从来不是易事。要攻坚克难,要久久为功,有时还要想新辙、出奇招。虽拥有科教优势,但面临周边城市的竞争,面对日趋激烈技术迭代,合肥的创新难免遇到众多难题与瓶颈。
多年前,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生留学海外比例很高。那时,合肥虽手捧中科大金字招牌,但尚未成为创新创业者眼中的高地,选择留在合肥的中科大毕业生寥寥无几。甚至合肥工业大学等本土高校毕业生,也不把留在合肥当首选。
要创新,先要突破人才困境。当年合肥依靠诚意留下中科大,如今怎样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做科研更看重科研伙伴、科学装置、工作氛围等基础条件。”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张欣坦言,10年前,她被合肥的一流装置和科研氛围打动,和同为科学家的丈夫来到科学岛。一同前来的,还有一批他们在哈佛大学的博士同学,当时曾引起了不小震动。科学家们为何选择合肥?有人总结,合肥能建好科学岛,胜在不急于求成;能引来高端人才,胜在出实招、求实效。
在科大讯飞合肥总部,人来人往的都是年轻人。“我们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一位员工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招聘结束,平均年龄又要减两岁。
在合肥各类创新企业中,“90后”渐成主力。一些手握高新技术的创业者,已成长为企业研发负责人甚至CEO。东超科技公司创始人韩东成、范超,这两位在中科大读书时的上下铺兄弟,成功研发了可交互式空中成像技术的创新产品,在疫情中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
针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级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合肥开启“6311工程”;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合肥推出产业人才政策“7条”;围绕高校新毕业生求职创业的难点痛点,合肥实施高校毕业生“9条”……各类措施的密集出台,让合肥人才结构悄然生变。
2022年7月,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次发布的《合肥市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显示,在所有投递到合肥市范围的求职者当中,除了本市户籍人口,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上海、南京、北京,均为省外城市。合肥,让越来越多的外省份人才走进来、本土人才留下来。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技大学时指出,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
养人,恰是合肥能够留住人才、有效创新的根本。科学家从海外赶来,毕业生愿意留下来,创业者慕名而来。这些四面八方到来的人才,为合肥积攒着创新的后劲。短短几年间,曾经缺资源、少名气的合肥焕然一新。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合肥新增就业参保超40万人,其中大学生25.9万人;今年前8个月,合肥新增就业参保26.8万人,其中大学生17.1万人、占比63.7%。“十三五”期间,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集群分别聚集人才2.4万人、2.5万人、4.5万人,为合肥产业“新地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的合肥,依托“国之重器”集聚全球科学家近2000名,以各种形式在合肥创新创业的两院院士138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52人。创新策源地的活力不断累积、持续释放。
(二)投早、投小、投长远
科技创新要真刀真枪地干,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那么,钱从哪里来?
以往一些地方投资,不少是以国资平台自有资金或土地投资入股,并给予财政补贴等支持,这种做法可能使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扩大。
仅靠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力量有限,合肥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同频共振,探索“科创+产业+资本”发展路径。
“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合肥市国资委主任张毅说,合肥灵活运用基金,实现了“四两拨千斤”。今年初,合肥市政府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引导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各类专项基金,支持合肥科技创新发展。
国有资本领投,社会资本跟投。2022年6月10日,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隔膜研发项目落地合肥,总投资60亿元,由政府引导母基金参股的海通国家中小基金引进,海通国家中小基金出资6000万元,其中政府引导母基金出资900万元。也就是说,政府引导母基金用900万元撬动了60亿元的项目。
“不再像过去那样撒胡椒面,专项基金拥有信息优势,可以敏锐捕捉到前沿新兴项目,能够集中力量花小钱办大事。”合肥市财政局局长黄永强说。
目前,合肥已形成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总规模超过1800亿元的“基金丛林”,采用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等方式,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资本、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藩篱”一步步被打破。在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厅,双曲面屏手机、波浪状电子书……各式各样的显示屏呈任意弯曲、折叠拉伸之态,令人叹为观止。
“这主要归功于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维信诺公司党委书记唐伟说,为抢占新型显示竞争优势,2022年维信诺谋划筹建第6代全柔AMOLED。在缺少启动资金的关口,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领衔出资60亿元,社会资金跟投,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各类屏体2800万片,大大提升了我国显示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国资领投,不是与民争利,不参与市场充分竞争的项目,只做社会资本不愿意干、地方经济发展急需干的事。”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吴文利说,合肥相继成立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兴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大平台各有侧重,或聚焦前沿性、开拓性技术突破,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或稳定支持重点产业,合力扶持合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合肥市各县区也相继建立了产业投资基金。合肥蜀山区政府引导基金已对外参股了6只基金,参股基金总规模169亿元,已对辖区内的20多家优质企业实施返投。合肥庐阳区依托庐阳科创集团平台嫁接社会资本,参与或组建的基金已包含长三角数字基金、合肥数字产业投资基金、庐阳天使基金等在内的12只基金,总规模突破50亿元。
紧紧围绕创新主线,10年来,合肥国有资本累计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入资金超过14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4300亿元。在政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将更多资源投向创新。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公司总裁应勇说,从2022年至2022年,公司年研发投入从6000多万元逐步增加到9000多万元,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接近50%。公司为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提供核心设备,推出了可以对接量子通信卫星的小型化卫星地面站等产品。
(三)扶弱、培新、送一程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需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的“催化剂”、促进转化的“助推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合肥多措并举,加快孵化器建设发展,通过孵化器“扶弱、培新、送一程”做大创新产业。
合肥率先在全国取消申请建设孵化器运营单位设立年限,按照“达标即准”的原则,最大限度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兴建、运营孵化器,完善从团队到企业再到产业的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在合肥高新区,探索建立了“瞪羚培育—瞪羚—潜在独角兽—独角兽”梯度培育体系,逐渐孵化出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发展潜力大的初创型雏鹰企业和具有行业带动性、平台孵化功能的龙头企业。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副主任王邦春说,在高新区,有些企业已经很有名气,比如科大讯飞、科大国盾、四创电子、华米科技、阳光电源等,也因此形成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
一个从大科学装置启程、经过科研院所和前沿学科交叉研究及成果转化平台、再到创新型企业为路径的创新体系,在合肥日渐成型。
创新引领 厚植产业
一批引领性强、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合肥稳定增长、后发赶超坚实的底气,合肥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
“十三五”期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高达92.9%。“十四五”开局更呈蓬勃之势: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名。科创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一)新兴产业蓬勃生长
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整车下线。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说:“比亚迪其他企业投产没有这么快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仅10个月。
只有创新驱动才有这样的速度。合肥人认识到,科技和产业,如同左右脚,一只脚迈出去,另一只脚也得跟上去,才能稳步向前。他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打造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发展,目前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0家,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等全产业链。越来越多“合肥造”新能源汽车奔跑在大江南北:6月22日,大众安徽白车身顺利下线;今年9月份,蔚来新车将交付……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也将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测试场建在了合肥,成为大众汽车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发的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供水管网泄漏等突发险情7000多起,成为城市安全的科技“哨兵”。目前,合肥市已构建了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研发、制造、工程、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
核心科技攻坚克难,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添底气、增动力。“过去人们买一台大屏幕液晶电视要上万元,现在几千元就可以,液晶屏实现国产化是价格下降主要原因。”合肥市委常委袁飞说,合肥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液晶显示器依赖进口,“缺芯少屏”制约着行业发展。
为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合肥锁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进行攻关,先后建成三条 TFT—LCD量产线、一条打印OLED试验线、一条硅基OLED小尺寸线,闯出一条显示产业快速发展之路。如今,合肥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已占到全球总量的10%,中国企业彻底告别“缺屏之痛”。
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推动合肥产业不断进阶。走进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只见吊挂式天车来回穿梭,机械臂翻飞运作……公司业务副总经理周义亮说,晶合是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月产能已达10万片,不仅填补了中国大陆驱动芯片制造空白,液晶面板驱动芯片代工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跃居全球第一。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说,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总书记的期待,让合肥坚定了产业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抓住,传统优势产业也不能丢。惠而浦、海尔、格力等一批现代化企业陆续落地合肥,当地传统家电业搭上智能化、数字化的顺风车,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四大件”产量连续1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如今合肥有16条产业链相互嵌套,协同发展,迸发出澎湃之力。“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目前,合肥拥有3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9.4%升至2022年的31.9%,平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
(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科创已成为合肥最大标识,激发了当地企业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越来越多合肥企业站在时代风口,超前谋划一批未来项目,勇闯无人区。
合肥的云飞路,被人们称为“量子大道”,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颗微纳量子卫星、全球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等,均诞生在这条街上。国仪量子、国盾量子、本源量子等40余家企业扎根于此,共同放飞“量子梦想”。
“量子精密测量仪器是打开微观世界的一把钥匙。”10多年前,还在中科大少年班就读的贺羽,参加一场报告会时,被导师讲述的购买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却被“卡脖子”的经历震动。自此,贺羽心中种下了自主创新的种子。
有核心技术才有未来。2016年,24岁的贺羽创立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等技术和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多年深耕,如今公司多项技术突破国际封锁,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将市场价格拉低30%。“我们立志成为量子技术应用及科学仪器行业的全球领导者。”贺羽信心满满。
科技竞争,比拼的不仅是爆发力,更是远见和耐力。合肥企业进军量子信息、城市安全、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领域,并不是追求现阶段的经济回报,更希望能取得技术进步,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凡事预则立,一批前瞻性企业在合肥渐次生长。作为人工智能的先行者,科大讯飞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引领合肥在人工智能领域占位抢先。“截至今年6月底,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496项AI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343万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151.7万。”科大讯飞品牌市场部总经理吴骏华说。以科大讯飞为中心,合肥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AI重要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一个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已在合肥崛起。
合肥的产业布局远不止于此,他们还把目光瞄向了深空。去年下半年以来,合肥用超常规举措,推进包括地理信息在内的空天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集聚了中科星图、航天宏图、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
同时,各个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甚至融合。当物联网遇上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自动避障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始奔跑在合肥街头;当集成电路携手新型显示器,全球每售出8台电脑就有1台“合肥造”;当人工智能拥抱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零售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走进工厂、走入商场……
(三)建设良好创新生态
创新可无中生有、可兼收并蓄、可博采众长。合肥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聚丰富科创资源,塑造良好科创生态,奋力打造全球科创新枢纽。以创新为主线,不断夯实基础、勇攀高峰,合肥探寻到了摘掉后进标签、实现弯道超车的密码。
依靠科创,合肥已成创新创业沃土。2012年以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至4578户、增长6.4倍,今年有望突破6000户。全市共有境内上市企业73家,居省会城市第6位,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6家,与成都并列省会城市第2位。
借力科创,合肥置身全新坐标系。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旁听生”到“插班生”,再飞身跃进“正式生”,奋力当好“上进生”,争当抢当“优等生”。合肥全面“入长”:G60科创走廊延长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生长,轨道交通加速汇融,一体化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投身科创,合肥锤炼出一批了解企业、懂得科技的领导干部。在投资方面,合肥练就出一支懂产业、通政策、会干事的“合肥投资战队”。“这个城市真的懂技术、懂产业。”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李晓飞说,去年2月份,公司选择将区域总部落地合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干部对行业很了解,个个都有几把刷子。
科技创新已烙印在合肥领导干部的灵魂深处。“前人栽树,后人浇水”“边浇水、边栽树”的优良传统在合肥传承。“合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证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稳定性,没有一个项目在人事变动中被放弃、受影响。”合肥市市长罗云峰说。
昨天靠科创起家,今天靠科创成家,明天还要靠科创发家。面向未来,合肥聚焦科技创新再出发:努力打造创新引领的全国典范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再攀创新新高地。
创新高地 有益探索
合肥因创新而赶超,给同样奔跑在创新路上的城市诸多启迪。
“合肥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打通当今前沿科技的产业化路径上探索新道路。”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研究员胥和平说,合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在量子、核聚变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合肥在前沿科技的产业应用上做了很好探索。
合肥在用资本撬动打通科技、产业上也有独到之处,有不少成功案例。“受资源禀赋不足等因素影响,合肥的家底相对薄弱,要加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力量。”合肥市副市长朱胜利说,合肥以资本集聚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迈向高层次,实现耦合聚变,进而释放更强生产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合肥创新发展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地方债务水平不高,财政对土地依赖度不强,使合肥经济发展基础更为牢固。合肥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沿着培育产业链、创新链的思路,发展产业集群,同时产业之间互补互通,形成产业生态。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拱艳说,合肥针对产业痛点,主攻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从技术和产业前端介入,把家电、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和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都串联起来谋篇布局。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永恒命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弥补市场缺陷,合肥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
合肥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基础薄弱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市场发育不足,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可以通过认识、尊重、利用市场规律,有效应对市场失灵。合肥通过国有资本撬动等各种方式搭建平台、创建机制,利用市场的逻辑实现了创新策源、产业集聚。同时,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补位、协同推进的关系。
合肥的探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创新驱动提供制度保障。
对于合肥来说,创新是使命,更是责任。从育小育早到串珠成链,从突破前沿到赋能产业,从投石问路到掷地有声……创新成果,来之不易。看当下,创新是澎湃动能;谋未来,创新有无限潜力。虞爱华说,合肥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创新这一国策,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全面开启合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瞄准创新发力,合肥壮歌前行!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