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行榜123网,关注世界各行业排行榜前十名,国内全行业十大品牌2023年最新排名!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

2023-03-17 10:40:22 全球排行榜123网 热词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最近几乎都在写新人,写退役。就说销量这个概念吧。刚好有人在问销量的问题。今天这个内容有很多数学题,我就大致分成几点。一部作品卖多少销量算合格?对这个问题没有概念。最近7年,根据日本……全球排行榜123网www.meih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最近几乎都在写新人,写退役。就说销量这个概念吧。刚好有人在问销量的问题。今天这个内容有很多数学题,我就大致分成几点。

一部作品卖多少销量算合格?

对这个问题没有概念。最近7年,根据日本经济每年公布的数据,该行业占日本年GDP的比重不到0.01%,粗略加起来大概500亿日元左右(其实这是FANZA\SOD\MGS的数据,如果算上实体等平台,体量应该不止这个数),每年这个数据的波动并不大,所以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行业年更新量约35000份(其中大量项目为合演,单部作品占比不高)。每本的市场平均销量约为142.8万日元,每本均价1000(三六个月会打折),平均销量约为1428本。

但是,这是一个平均数,没有考虑折扣因素(活动,积分扣除等。)和线上点播的因素,也没有考虑到制作成本的差异和宣传曝光的水平,所以这个平均数是非常不准确的。如果拿无折扣阶段(3、6个月会有新作品打折)的新作品销量来说,这个平均数比我说的1000多要少很多。这个平均数你不用较真,我只是做个参考。

所谓制作成本差距和曝光程度,就是演员的地位不对等,他们的销售指标合格率也不一样。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例如,S1的专属新人不同于那些在小工厂初次登场的策划新人。S1给的制作成本肯定高,比如100万付费导演制作团队的成本,场地制作,发行,审核,会员费,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宣传成本。而且这个制作费用还包括蓝光和高清,宣传费用还包括周边赠品的制作。卖了之后你要给销售平台一个点(据说这个点不低),然后你还要加税点。这些成本加起来,结果新人只卖出了1428张。在S1分钟,新人被直接放走,这是一个损失。

还有策划,比如最低的拍摄成本就是找一个策划演员。这样的时薪大概是5000日元左右。粗制作,如果找策划单位,片酬大概20万日元左右(出道的话会贵一点,40万日元左右)。加上7788的成本,总制作成本可以控制在40万日元左右。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所以一部作品要卖出多少份才算合格,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制作成本不对等。在单个项目的情况下(一个项目是策划演员),卖1000份是小赚,2000份是小火,3000份是大卖,能卖5000份以上。基本上可以拿到销售分成,甚至可以在作品列表里打一打。

对于新策划人来说,制作成本一般比较贵,1500份是小赚,2500份是小火,3500份是大卖。

所以去年出道的叶华莲和北野奈,作为单个项目上了作品榜,都属于x的离谱类型,以叶华莲出道为例。她在oppai的处女作(当时还是项目新人)在信分发阶段就有1.3万的收藏。当然,这个集合只是一个参考,因为FANZA不会给出具体的。

这个收藏相当于“加购物车标记”的意思,因为事后会打折。有的人先收藏,打折的时候再买,所以收藏不能代表销量,但大致可以参考一个数字。通常作品卖的越多,收藏会越高,收藏量*0.3大致作为一个参考数字(当然这只是一个估计,大概有30%的人买了一些收藏点,比如藏品,暂定打折。

【叶华莲】新作1980卖,无折扣阶段2480日元。到现在打折的作品也就980和1480日元,然后收藏就到了46910。我们可以粗略地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3000台* 0.3 * 1980-=772万-保底,后续打折阶段均价不太好算。不过这次出道的保底销量估计不低于2000万-46910 * 0.3 *中间价1500-这不是实体店的数据。

"wp-block-image">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而对于专属演员来说呢,因为制作成本要比企画单体更高,所以这个合格的标准自然也要比企画单体更高,就以S1之前的专属【吉原铃】来说吧,她在S1只待到了半年合约结束,总体销量大致是:

出道作收藏量:9741

第二作收藏量:6332

第三作收藏量:4711

第四作收藏量:5460

第五作收藏量:2416

第六作收藏量:5754

当然这只是配信销售端的数据(不与会员区的在线点播同步),DVD通贩+实体店的数据算下来,再减去一些配信端后来打折的数据,【吉原铃】新人期的前三作,单部不打折阶段大致估算在2000本左右,然后取个1980円的最低价,销售额大概是400万円。

不过看S1合约一到就下放了【吉原铃】,做到400万円放在S1中也不算合格。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当然,S1本身的制作成本摆在那,要求高一点是正常的,对于S1来说,估计新作(不打折阶段),2500本算小赚,3500本算小火,4500本算大卖,5500本才能算强咖。

至于其他品牌的专属,标准相较于S1会低一些,但也不会太低,比如说【萌波玲】,在IP社也是只待了半年,新作不打折的单部销量大概在1500本~2000本,对IP社来说应该不至于亏本,但也没什么赚头,而1500本~2000本对于kawaii来说应该还行,所以【萌波玲】后来去了kawaii,不过转到可爱社之后,估计曝光量更低,销量比IP社的时候要低一些,所以很快也就转成了企画。

这样推算的话,大厂专属的压力要比二线厂专属的压力更大,二线厂的专属销售标准大概是不打折阶段要在2000本以上算合格,3000本以上才算稳。

当然,这也不是说没有期限限制的销量数,通常来说销售数据分为三大块:预售阶段(发行前一个月的预定量)、发行阶段(发行当月的销售量)、新作阶段(发行后三个月的销售量),一旦发行超过三个月,后面基本上就是打折,超过半年,会再打个折上折,所以主要看的还是前3个月(预定到发行2个月后)的销量,如果前3个月没展现出太强的市场能力,那基本上这合格线也就到头了。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伊藤舞雪】和【桃园怜奈】,这两位相比于S1\Moodyz这类大品牌的专属来说,肯定是轻松很多的,因为她们根本就不愁指标,【伊藤舞雪】虽说她单部作品比较少出现在作品榜单中,但是她一个人几乎扛起了半个可爱社,【桃园怜奈】也差不多,在Fitch就是扛把子级别的。

所以在二线品牌中,合格线肯定要比一线品牌低一些,那么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不去二线品牌稳定,非要去大品牌竞争呢?

因为品牌层级带来的优势,像S1\MOODYZ\PS\STAR这些大品牌,他们的资源更强,带来的曝光量更大,虽然压力很大,但是顶住压力的话,就是一趟顺风车,所以愿意去混个安稳的比较少,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在这行业里待多久,大多数都抱着一个能赚多少赚多少的心态,而大厂给的资源和片酬都不是小厂能比的,真正有条件却甘愿在二线厂中混个安稳的终究比较少。

比如【伊藤舞雪】,她如果放在S1,她的市场可能会更大(毕竟目前现役人气中排名前列的存在),当然竞争压力也会更大,反而在可爱社中,就是铁打的伊藤舞雪,流水的新人,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优势,但是绝大部分人更愿意去更好的平台发展。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情况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吧,最后,说说最近直线拔高了整个行业新人销量标准的三大卷王

第一位是今天刚刚登上配信的【unpai】,预售阶段还未配信,她的出道作收藏量已经有2万个了,然后她目前光配信就出了三个档位:2480(普通)、2980(BD)、3680(4K),大致估算个2600円的均价吧。

早上八点配信(北京时间),我9点去看的时候,收藏量已经到2.4万了,14:59分去看,已经到2.9万了,预计今天她光配信第一天表现出来的成绩,在出道作还未开始打折之前,【unpai】的这部销售额妥妥会用“亿”来作为单位。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第二位卷王是【山手梨愛】,她出道作到现在还没开始打折,收藏量是53912,一部就算2000円就好,销售额至少3000万円,第二作收藏量30647,销售额保底1800万円。

吉原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

第三位卷王【石川澪】,出道作保守估计销售额2000万円,第二作和第三作都还未打折,收藏量都在2.5万,又是两个1500万円~~

当然还有【叶可怜】等等一系列的卷王,不过新人作数据已经进入打折阶段,不好估算具体。

以上说的三位卷王还都只是配信端的,实体销售的还得再加,但是新人红利一过,这个标准线也会有所下降。

然后我们再继续往深一点探讨,FANZA目前给出的每年的销售额大概在350亿円左右(PS和SOD没离开之前的数据),而我上面说的几大卷王,例如【unpai】一部出道作就往低了说占个350/1没啥问题,那每年还有那么多作品和那么多演员,FANZA一年的更新量大概在2.7万部(Ps和SOD没离开之前的数据),其他人能卖出多少部呢?

其实答案就很明显了,FANZA一年350亿円的销售份额,实际上有60%是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拿下的,但是这金字塔尖上的人很少,强力新人+专属+企画单体强咖满打满算不到300人,而这些人中由于品牌层级不同,专属和企画的身份不同,她们的销量标准也不同,但这个标准相对来说,也不会太低。

剩下的40%中,有20%是那些“短暂出现的新人”和“没那么出名的企画演员”拿下的,短暂出现的新人(单体作出道的)一年大约四五百人,没打下市场自然就变成了“没那么出名的企画演员”,这一层的流动率很高,有人走也有人来,每年人数大约在900~1500人,片酬不会太高,基本是按项目单的选择决定片酬,所以她们的销量标准就没那么高,但是淘汰率很高,因为不断的有新人跌落到这一层级中,更新迭代很快。

最后的20%,才是留给“不知名的企画”,这一层级的人数很多,通常片酬都不高,大厂淘汰下来的,就去小品牌的合集或共演讨生活,大多也都是以兼职领时薪的方式去接活,也不会遇到什么太大的制作,由于制作成本低,自然也不会有太高的要求说要有多大的销量,可能制作商花50万円制作,卖个几百本就是赚了,不赚也没事,放在在线点播区里,也不怕亏,无非是回本会慢一些。

所以这种事怎么说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吧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