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附2023年最新排名前十名单)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附2023年最新排名前十名单):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 对任何一家博物馆来说,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这不仅是吸引游客,扩大影响力这么简单,镇馆之宝,更是这个博物馆的灵魂所在!这些镇……全球排行榜123网(www.vai8.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排行榜)
对任何一家博物馆来说,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这不仅是吸引游客,扩大影响力这么简单,镇馆之宝,更是这个博物馆的灵魂所在!这些镇馆之宝件件都堪称神作,同时也颇具神秘色彩,对人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中国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从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台北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
熟悉两岸文化的人也许都有这个印象:北京故宫的建筑世界第一,台北故宫的藏品世界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峡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两个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奇珍异宝。对于大陆的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对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久闻其名,却难见其真容。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翠玉白菜,据说它可是清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原来摆放在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故宫的永和宫。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棵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依照翡翠顺势而为,根据它的颜色雕成一棵栩栩如生的白菜,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同时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3、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镶金兽首玛瑙杯,此兽似牛非牛,两只角看上去有点象羊角。这个器皿是喝酒用的由整块的玛瑙雕刻而成,出自盛唐,具说这块玛瑙是由国外进口而来的,由中国工将雕琢而成,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何家村出土,那顺着头部发散出的白色花纹是天然而生的,整个线条、造型因为色彩而流动了起来,兽嘴的部分是一块镶金帽,玛瑙配黄金在这里一点也不显的俗气,在颜色拾配上显的很高贵典雅,摘下金帽便是酒进口的门,呵呵,看起来真是华贵啊,这件文物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不能拿出国门展展览的。要看只能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4、山西博物院:晋侯鸟尊
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高39,长30.5厘米,禽体丰满,两翼上卷,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双腿粗壮,爪尖略蜷。凤尾下设一象首,可惜象鼻残缺,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珍品。鸟尊出土于晋侯墓地,该墓地是一处西周大型的组墓,共有九代诸侯及十位夫人的墓葬。
5、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
当初三星堆文物出土后,曾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的确,那些“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文物,是如此的精美与罕见,确实令人震撼。中华文明,除了黄河流域外,在西蜀地区,距今三千多年以前,也曾有过一个高度发达和极其神秘的古代文明。
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铜器。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6、中国国家博物馆:击鼓说唱俑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天回山。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件陶俑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
7、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被誉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线的合范处都是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同时也用以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因为技艺高明,才使全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司母戊方鼎重875公斤,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立耳,长方形腹,四柱足空,所有花纹均以云雷纹为底。耳外廓饰一对孩纹,虎口相向,中一人头,好象被虎吞噬,耳侧缘饰鱼纹。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带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作饕餮形,中间隔以短扉棱。鼎腹四隅皆饰扉棱,以扉棱为中心,有三组兽面纹,上端为牛首纹,下端为饕餮纹。足部饰兽面纹,下有三道弦纹。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三字。
8、南京市博物馆: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观音山沐英墓,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这件青花梅瓶,无论从造型、釉色、纹饰来看,都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珍品,体现了我国古代制瓷工匠的高度创造性和卓越的艺术水平,因此国内外研究瓷器的专家们一致公认它为我国国宝,更誉其为中国青花第一器。
这件梅瓶造型端庄、稳重,胎质细腻,通体绘有青花纹饰:肩部绘有杂宝及缠枝西番莲;下部绘有卷草纹;瓶子的正中,描画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故事及梅花、竹子、松树、芭蕉、山石等纹样。画面上,萧何快马扬鞭,心急如焚;韩信踌躇岸边,进退两难;老鞘公对待渡人的神情疑惑不解。整个画面人物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妙笔传神。整个梅瓶的釉质在灯光下流光溢彩。
9、湖南省博物馆:T型帛画、素纱禅衣
1972年,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在第四层的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帛画;1973年,发掘马王堆三号汉墓,在第三层内棺盖湖南省博物馆上,也发现了一幅画。这两幅帛画的画面,都是上宽下窄,便通称为T形帛画。帛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大部分。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
御龙帛画
素纱禅衣,西汉,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8克,薄如蝉翼,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禅(单)衣,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重48克的禅衣,(如图)长1.6米,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
曲裾素纱褝衣
10、天津博物馆: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轴、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
北宋初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雪景山水画代表作,享誉古今中外。宋代范宽的传世作品只有3件,其中大陆仅存的1件就是《雪景寒林图》。整幅图气势恢弘,层次丰富,真实再现了秦陇山川初雪的景色,是这位大师的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此图是北宋山水画大师范宽的巨作,存世仅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当年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时,此图一度流落民间,后被近代大收藏家张翼得到。1981年,张翼之子张叔诚将此图捐献给了天津博物馆。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这只价值连城的瓷瓶仅有一掌之高,质地莹白温润,瓶身绘有雉鸡、湖石和盛开的芍药,并有墨书题诗,造型古朴,纹饰精美,是诗、书、画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也是瓷器收藏中的极品,此件乾隆御用赏瓶也是国内仅存的一件,无下无双,堪称国宝。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