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必读书籍有哪些,美院开学季必读书单推荐(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
美术专业必读书籍有哪些,美院开学季必读书单推荐(附2023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毛姆说:“阅读就像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生活琐碎杂乱,书本却安静简单让我们在新学期伊始之际收下这份开学季必读书单,带上思想的行囊在艺术之光的沐浴之下共同迎接书香满溢的新学期到来吧~……全球排行榜123网(www.vai8.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毛姆说:“阅读就像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生活琐碎杂乱,书本却安静简单
让我们在新学期伊始之际
收下这份开学季必读书单,带上思想的行囊
在艺术之光的沐浴之下共同迎接书香满溢的新学期到来吧~
《中国美术学院教材 · 顾坤伯教授课徒稿》
曾宓 傅新生 主编
《顾坤伯教学示范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主编
● 内容简介
顾坤伯先生,江苏无锡人。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他不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当今许多中年山水画家,皆得力于顾坤伯教授的言传笔授。
《中国美术学院教材 · 顾坤伯教授课徒稿》 是顾坤伯先生任教时的手稿,以树、石及部分写生为主。作品为中国美术学院校藏及弟子所藏,内容中有部分是顾坤伯先生参酌《芥子园画传》而成。《芥子园画传》是一部流传已久、流传很广而且行之有效的绘画技巧入门书。而顾先生择其大要,以自己的心得体会,提示其练习要领,克服了当时因木版雕刻而形成的单调板滞之病,使课徒稿重新焕发出鲜活生动的笔墨神采。部分手稿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要求所作的示范,厚积薄发,言简意赅,这显然有助于初学者对中国绘画丰富微妙因素的体认,并能加强他们对这些因素的敏感力。顾先生以自身深厚修养把那些最基础的程式、技巧提升到了艺术的境地,笔墨简约而气韵醇厚,为初学者提示了艺术的深度并不局限在那些鸿篇巨制中的道理。当今许多出色的山水画家皆得力于顾坤伯先生的言传笔授。他的作品,现在仍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最理想的山水基础教材。
--------
《陆俨少教学示范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主编
● 内容简介
陆俨少,原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著名教授,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先生早年从王同愈、冯超然习诗文、书画。其画法溯源宋元,兼研石涛等诸大家,深得传统之精髓,且好游名山大川,以自然造化印证前人笔墨,对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和中国画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
陆俨少先生对课徒教学尤为用心,为中国画教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20世纪60年代为中国画系的教学绘制了山水课徒稿精品。本书作为学生的示范范本参考极佳。
我们将这些课徒稿做了整理,编辑出版了两册/套《陆俨少教学示范作品》,一册是《写生与创作》,另一册是《树法与石法》。每册以函套形式,分别含有近30张精美大开本活页,方便中国画爱好者学习临摹。
--------
《黄羲教授十八描》
黄国培 主编
● 内容简介
黄羲,教授,福建仙游人。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古装人物画大家。一九五七年,潘天寿先生主持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工作,实行分科教学(山水、花鸟、人物)。针对当时人物画模式局限于素描加工笔线条(永乐宫)的状况,提出加强人物画传统课的份量。黄羲为此重新绘制了十八描教学图例,以提高学生的传统素养。当今不少著名画家都曾得益于此稿。
十八描中,“混描”(又称“人多描”)实指泼墨、破墨法,“简笔描”也乃线条艺术处理方式。其余十六描为古代画家创造用于表现葛纱、绢、缎、棉衣等衣饰质料以及处理大小、动静、粗、秃等艺术效果和特殊笔致肌理时灵活用之。十八描对今天基本功训练和教学研究仍有其价值。
“质沿古意,文变今情”,研究传统,也是为了创造新的表现技法服务,更是本书的出版意义所在。十八描为古代画家所创造用于表现葛麻、纱、绢、缎、棉衣等衣饰质料,以及处理不同面积画幅画面之动静、粗犷、枯秃工写的艺术效果和特殊笔致、肌理时灵活用之。
--------
《榜书创作方法》
李树森 著
--------
《墨竹谱 · 吴镇》
莫恩来 著
● 内容简介
《吴镇(墨竹谱)》是“中国美术学院临摹范本”系列丛书其中一本。 本书作者莫恩来,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在国画教学上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本书为其根据学生们的临摹要求,将竹谱加以分解,并加以图片示范,并对画中的题跋加以注释,使其具实用性。本书针对性强,是一部很好的山水画教学工具书。
--------
《白描花卉蔬果》
张铨 著
《白描虫草》
张铨 著
● 内容简介
张铨,196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8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92年至2004年8月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2004年9月调入中国美术学院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白描花卉蔬果》的主要内容是白描花卉蔬果画的画法技法,将张铨老师平日里、课堂上教授白描花卉蔬果的步骤、作品辑录成册,配以张铨老师的相关代表作,是一本适合白描花卉蔬果画爱好者的优质参考书。花卉蔬果白描,顾名思义是指以表现蔬菜和各种果实为题材的白描作品,内容主要是平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蔬菜和果实的品种,如青菜、萝卜、玉米、荔枝、葡萄、南瓜、红薯、丝瓜、豆荚,凡此种种,皆可入画。蔬果作为一个绘画门类由来已久,蔬果作品表现了一种极为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花鸟画创作题材。
花鸟白描的作品种类繁多,《白描虫草》收录的白描草虫是其中的一个门类,以各种不同的昆虫为主要表现题材。自然界的昆虫在中国画中被称作“草虫”。本书主要内容是白描草虫画的画法技法,将张铨老师平日里、课堂上教授白描草虫的步骤、作品辑录成册,配以对白描及草虫画的详解,是一本适合白描草虫画爱好者的优质参考书。
--------
中国美术学院临摹范本《尺素集珍 · 宋》
刘永建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临摹范本《尺素集珍·元》
刘永建 主编
● 内容简介
《尺素集珍》系列是以“二王”书系为主线,按照年代先后甄选历代尺牍名篇佳作,进行重新编排,采取单页函装形式,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该系列预计出版八册,分别为宋四家四册、晋唐法帖、晋唐法书及元、明分册。该系列丛书对资料挑选的内容都为书家具有代表性的名帖,基本体现了元代“主张复古”“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书体复兴”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图片清晰,印张精美,并略大于原尺寸,方便学生临摹。
《尺素集珍·宋》为宋四家四册,分别为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诸家名帖墨迹为主,另辅之以同时代宋代名家尺牍精品汇编成册,是了解和学习宋代书风得不可多得的书法资料。
《尺素集珍·元》为三册,分别为赵孟頫、鲜于枢、倪瓒、邓文原诸家名帖墨迹为主,另辅之以同时代元代名家尺牍精品汇编成册,是了解和学习元代书风不可多得的书法资料。
--------
《顾生岳速写》
顾生岳 著
● 内容简介
顾生岳,祖籍浙江镇海。1927年生于舟山。1949年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又进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深造。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196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历任杭州市美协主席(1958—1975)、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中国画系主任(1978—1987)、浙江画院副院长(1984—1997)、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长(1988—1998)。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华侨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工笔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美协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擅长速写和工笔人物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
顾生岳先生的速写已超出一般作为素材的含义。他的充满对生活激情的许多佳作,不仅捕捉住了人物的时代气质与特征,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技巧上都有新的拓展。用笔的洗练,形神的生动及技法上的创意,都使速写的艺术特色得以充分的展现。
--------
《徐默线描人物写生》
徐默 著
● 内容简介
徐默,1960年生,福州人。1981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198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硕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侨界中外文艺交流协会理事,浙江画院、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
中国画人物线描,是培养学生认识与掌握中国画基本规律与技法的一项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以线这种最基本的,最单纯的形式语言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从物象本身结构出发,摒弃表面光影变化,研究以线条表现人物结构的基本规律,它是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基础。它的运用得益于西方的素描教学体系,在其基础上融入中国画的元素,或者说对西方的素描进行适合中国画要求的改进以后形成符合中国画教学的造型方法。因为其排除了光影、明暗的表面因素,所以它能够锻炼我们的视觉敏感力和对线条的感悟力,使我们对对象的观察更细致、深入,因此是中国画人物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
徐默编著的《徐默线描人物写生》对线描写生与线条相关问题做了简要介绍,并附有作者的个人作品。
--------
《千年回望 · 西方大师名作素描肖像》
祁达 霍星光 主编
● 内容简介
在艺术史的渊源长河里,我们战战兢兢的负起一份传达信念的责任——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西方大师的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也为了使更多的人能拥有专业而高清的画册。因此我们用了三年(2014年—2016年)的时间,以最大的努力制作出这部包含数百名的大师及数千张作品的系列丛书(《素描头像》《色彩风景》《速写人物》),希望能得到各位读者的喜欢。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素描头像》。
这是一部可读性强的大师画册,书里从艺术的发展时间上考虑,穿插了较为重要的艺术流派及极具代表意义的大师(例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17世纪伦勃朗、18世纪安东尼·华托、19世纪安格尔等大师),读者通过这个系列的图书能了解更多的艺术信息。
书本的图片为高清原版,绝非扫描国外画册而来,因此可以通过对大师笔触的细微变化,从而得到更多画面上的认知。本篇推广图片已压缩,书内原文高清原版定能满足你对艺术收藏的欲望。作为收藏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你值得拥有。在选取图片的时候,我们也考虑了许多的因素,并从专业老师、艺术生以及爱好者等方面听取和采纳建议,经过多次修改,才最终确定现在的版面内容。
--------
《三笔三迹》
韩天雍 编著
● 内容简介
韩天雍,1957年生于沈阳。自幼受父亲熏陶,喜欢书法。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专业。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师从沙孟海先生、刘江、章祖安诸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200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2001年在职攻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先生。以《中日禅宗墨迹研究》论文获文学博士学位,并获2008年度国家课题艺术基金奖。
《三笔三迹》是“日本书法经典名帖”中的一册,主要收入了日本古代书法家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等人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字形流畅优美,充分显示了书法家所具有的深厚的书法造诣。本书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古代日本书法的特色有一个了解,同时亦可作为临帖使用。
--------
《书画为寄 · 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许江 马以 主编
--------
《设计东方学的观念和轮廓》
郑巨欣 主编
《东方思想 文化论纲——中国易、儒、道、佛、诗评述》
黄世中 著
《“髹饰录”新诠》
何振纪 著
● 内容简介
“设计东方文丛”系列丛书由中国美术学院郑巨欣教授主编,由《设计东方学的观念与轮廓》、《东方思想 文化论纲——中国易、儒、道、佛、诗评述》、《髹饰录》新诠三部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以飨读者。
《设计东方学的观念与轮廓》由郑巨欣主编,集结了中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围绕设计东方学的思维与表征进行深入讨论,涉及设计艺术东方学的思想背景、经典案例、工具材料等诸多方面,为进一步梳理艺术东方学学理提供理论支撑。本书企图打破界限,讨论艺术设计在创造及实践过程中观念和轮廓的区别与联系,引起对设计思维如何以更科学的面貌出现的关注,激发起人们将生命与设计融为一体的独立思考,从而使人们在解决生活所需时产生出创造性的认识,因此对于东方设计的理论体系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东方学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领域,是一门复杂而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学科,中国美术学院一直致力于视觉艺术东方学体系构建,该体系的发展丰满在多个学科建设中得以展现。本书是“设计东方学文丛”中的一册,该丛书围绕东方设计教学,完善“设计东方学”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具有开拓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髹饰录》新诠——明代漆工黄成所著的两卷《髹饰录》是迄今所见唯一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漆艺专著,它极为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造物的独到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精致尚古的审美观以及敬业、敏求的工匠精神,是中晚明时期理论研究注重实证的成果。该书通过对《髹饰录》的研究史、版本流传、著作背景、写作思想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出印证,对漆器生产者、工艺美术工作者、美术史研究者和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一部研究漆工艺必备的工具书。本书是“设计东方学文丛”中的一册,该丛书围绕东方设计教学,完善“设计东方学”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具有开拓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
《 搜妙图真 · 张谷旻师生作品集》
张谷旻 主编
《从写生走向创作 · 山水画》
张谷旻 著
● 内容简介
张谷旻,1961年生,杭州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画系主任、西泠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从写生走向创作 · 山水画》内容关于中国山水画自六朝始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历代山水画大家面对自然山川根据各自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进行艺术创作,并不断进行变革。所谓“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每一次变革,既与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理论,使传统得以延续。
--------
《中国绘画史》(全两册)
郑为 著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为背景,对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及主要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在思想、文化、艺术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原创作品。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