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简历及个人资料,从穷僻藏区走出的文学家富豪(附2024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
阿来简历及个人资料,从穷僻藏区走出的文学家富豪(附2024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这是李慕太白2023年的第2篇人物故事。今年,我定下了一个目标,学习拆解30位优秀人物的故事,与你分享。力求用不一样的视角,探寻每一位人物的成功之路。一切优秀,必有因果。既要琢磨事……全球排行榜123网(www.vai8.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李慕太白2023年的第2篇人物故事。
今年,我定下了一个目标,学习拆解30位优秀人物的故事,与你分享。力求用不一样的视角,探寻每一位人物的成功之路。
一切优秀,必有因果。既要琢磨事,更要琢磨人。用心原创,走心分享。凡过我手,必有增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本篇,为你分享著名作家阿来的人生故事。
本文共4449字。可以先行收藏,再行阅读。共品人生,欢迎交流。
只有一个“科幻大神”刘慈欣是不够的。——阿来
春节档的电影市场,《流浪地球》第二部又火了,照这样的势头,大概率会超越第一部的票房,续写传奇。而作为《流浪地球》的原作者,科幻作家刘慈欣却说,应该感谢另一位作家当年发现了他……
【1】中国科幻文学走向繁荣的幕后推手
阿来,就是刘慈欣口中的那位作家。
阿来,本名杨永睿,阿来是他的笔名。
在中国当代文坛,阿来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官方身份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刘慈欣对阿来念念不忘,可实际上,阿来并不是科幻作家。
一切的缘分,始于1999年的那个夏天。
1999年7月26日。成都。全国科幻作家笔会。
就在这个月初,全国高考语文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竟然被前一周前刚刚发行的《科幻世界》第7期押中了题目。
该期卷首刊登的文章,讲述的就是记忆移植实现人类长生不老梦想的故事。押中高考题的消息石破天惊,立马引发了全国舆论的关注,家长们纷纷为孩子订阅“不务正业”的科幻小说。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科幻世界》的主编阿来。
作为华语科幻文学史上黄金时代的见证者,从1996年到2006年,阿来在《科幻世界》杂志社工作10年之久。由编辑到总编辑、再到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亏损转为盈利,由一本杂志变为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科幻世界》编辑部所在地成都,也借势发展成为中国科幻之都。
就是在那次科幻小说笔会上,刘慈欣第一次认识了阿来。
当时,刘慈欣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幻新人。在当年《科幻世界》第2期上,刘慈欣发表了他的科幻小说处女作《鲸歌》,编辑正是阿来。因为这篇处女作的缘故,他得以参加这次科幻小说发展史上堪称为“遵义会议”的重要会议。
阿来作为这次笔会的发起人和主持人,在会上特意提到,虽然刘慈欣作为科幻小说新人,但他的科幻小说“描写恢弘”。这给了当时还在山西娘子关电厂当工程师的刘慈欣莫大的鼓舞。从此,他坚定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并且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正是在这次笔会上,刘慈欣带去了新作《流浪地球》,被《科幻世界》的编辑一眼相中。但原篇只有发表时的一半长,后来应编辑的要求加长了一倍。经过修改的《流浪地球》,发表于2000年7月的《科幻世界》。刘慈欣因为这部作品,首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
2006年5月,刘慈欣的另一部伟大作品《三体》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属于中国人的科幻时代开启了。
“不患无千里马,而患无伯乐。”
如果说刘慈欣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黑马,那么阿来则是发现这匹黑马的伯乐。如果当时阿来忽视了刘慈欣的作品,我们很可能就会失去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科幻作家,甚至都不会有《三体》这部巨著的诞生。
在后来的一次论坛上,谈及发现刘慈欣这件事,阿来坦言,“不少现在很厉害的科幻作家,当初的作品,是经过我的手发表的。但我绝不会说,我培养了谁谁谁。再牛的编辑、出版家也不能培养出谁,而是拥有给新人提供发挥舞台的胸怀和发现的眼光。”
独具的慧眼和宽广的胸怀,是阿来能够奠定今日文坛地位的人格魅力所在。
“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
发现新人是一种眼光,提携新人是一种胸怀,立己、铸己是一种大德。阿来,是具有这种大德的人。
“我的面前像打开了一座座宝库,世界向我扑面而来”。——阿来
这是1977年,18岁的阿来考入中专师范,第一次见到学校图书馆时,说下的内心感想。几千册书令他目不暇接,他一下感觉拥有了全世界。他在图书馆疯狂看书,甚至整晚不睡觉。从《诗经》、《楚辞》到西方当代诗歌,从苏东坡、李白到托尔斯泰、海明威,他在文学的海洋里恣意徜徉。
【2】生于贫穷而痴迷文学的天生写手
阿来,是藏族人,出生于1959年。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是他的故乡。
那年,那月,家乡对于阿来而言,只有两个字:贫穷。
阿来出生的村子,是一个只有二十来户贫民的深山小村。阿来的母亲是藏族人,父亲则是回族和汉族的混血。在藏语里,“阿来”意为“刚出土的麦苗”。
作为家中长子,和山寨里其他孩子一样,阿来五六岁便赤着脚到山坡上放牛放羊。在深山藏区,阿来度过了贫穷的小学、初中。初中毕业后,阿来又回到村里,和父辈一样出工出力挣工分。16岁时,阿来去了水电站工地打工,挖土方、抬石头,苦活、累活都干过。后来,又在工地当司机,开拖拉机。
回忆少时家乡,阿来说了一句刻骨铭心的话,“家乡一点意思都没有,除了苦难就是苦难”。
如果说,还有哪点乐趣,能让少时的阿来点燃对生活的希望?那就唯有文字和书本。
阿来天生地对文字阅读感兴趣。语文课本拿到手,不到一周就看完了。没有课外书,公路上的汽车偶尔掉下一张破报纸,他都捡起来从头看到尾。书本上的世界,让这个藏族少年有了朦胧的梦想,他要读书,要离开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只要有梦想,就有机会。
1977年,恢复高考。阿来在初中老师的督促下,去报了名。当时工地正是最忙的时候,阿来没有时间复习,也没有一页纸的复习资料,考试前一晚,他还干活到晚上12点。下班后,阿来连衣服也来不及换,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借了一辆自行车,打着手电筒,在半夜里骑了30多里山路,到县城时天都亮了,直接进考场。
不久,录取通知书到了,是马尔康师范学校寄来的。虽然不是阿来理想中的学校,但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从马尔康师范中专毕业后,阿来被分配到一个比他的家乡更偏僻的乡村小学当老师。一年后,被调去教初中,再后来又到县城教高中。
不管在哪里,阿来对于书籍的渴望总是火焰般炽烈。几年下来,他读了上万本书,但从没想过要写作。
直到因为青年意气,而打下的一个赌注。
那是1982年,阿来任教的高中,分配过来四位本科生,有教地理的、教物理的、教数学的、还有教英语的,学历都比阿来高,但五个人逐渐成了好朋友。这些本科生老师闲暇之余,都在写诗。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诗意浪漫的年代,全民写诗,全民造梦。
这年夏日的一个晚上,五人相约学校后面的白桦林,吃肉、喝酒、谈天、说地,几位本科生就朗诵他们的诗。
听完他们的诗,阿来说,“你们的诗写的不好。”
这些人说,“不要吹牛,你写个试试!”
阿来说,“老子写一个就写一个,至少比你们写得好。”
赌气之下,阿来就写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振响你心灵的翅膀》,和本科生老师写的诗一起寄去投稿。结果本科生老师的诗都没有发表,唯独阿来的诗在《西藏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还寄回来一张回款单,50块钱,而阿来当时的工资才41块5。
阿来的女朋友,就是那位教英语的本科生老师,后来成了阿来的老婆,当时就激动地哭了,“你怎么这一下就成功了?”
40年后,阿来做客俞敏洪的直播间,回忆起这段浪漫的青春往事时,脸上全是自信,笑容里尽是豁达。
尝到了一首诗挣50块钱的甜头,阿来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诗歌、散文、小说、影视剧本……跨上文学骏马的阿来,一路繁花,前程似锦。
只要有梦想,贫瘠的土壤也能开出鲜花。心中有渴望,美好的世界才会向你招手。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不论你是遗落在哪个犄角旮旯,只有你心中有梦,老天都会给你一个逆风翻盘的机会。
阿来,就是那个从遗落的角落,走向世界舞台的逆风者。贫苦农民出生的阿来,靠着对文学梦的不断追逐,一步步实现了人生梦想。
“真没想到,每天醒来就有钱挣。”——阿来
多少年之后,当穷苦人家出身的阿来,说出这句让人羡慕的话时,他的声名已广为人知。给当年的穷小子带来数不清的金钱的,就是他的成名作——《尘埃落定》。
【3】靠一部小说成为人生赢家的藏地作家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
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吁吁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
……
这是《尘埃落定》的开头。一段诗意般的经典描写,决定了整部小说的叙述语调,感觉有点神启的意味。
阿来是诗人出身,后面才写了小说。《尘埃落定》是从宣泄的诗行中演变而来的纯文学小说。就是这部纯文学的小说,奠定了阿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地位。
1998年,《尘埃落定》甫一出版,就光芒万丈。接连获得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等诸多大奖,后来还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和“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这部小说,至今仍在再版发售,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几十个国家出版,仅英译本就有3种。
有评论家直言,《尘埃落定》是中国最值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尘埃落地》也给阿来带来了无数的荣誉,金钱、地位、名望接踵而来。早在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时,阿来就以330万元的收入,名列第21位。
阿来的《尘埃落地》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每到谈及这个问题,阿来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语言就是信仰。语言的信仰是什么?美!美就是信仰,至善至美。”
阿来把对语言文学的痴迷,上升到了信仰的层面,至死不渝。为了这种纯真的语言信仰,《尘埃落定》从写成到出版走过了四年坎坷,差点夭折。
从1994年写完《尘埃落定》到1998年底出版,阿来带着它几乎跑遍了全国的出版社,很多出版社觉得这部小说跟90年代当时流行的审美不太符合,提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意见。而倔强自信的阿来却说,这本书只有一种地方要修改,那就是发现错别字了可以改,剩下的都不能改。
面对这位当时没有一丁点儿知名度的作家,出版社的人都觉得阿来这个人疯了。可阿来坚持自己的语言信仰,拒绝妥协。直到四年之后,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慧眼识珠,终得面世。
阿来就是这样一个纯真的人。他的纯真,是对文学真善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
阿来旗帜鲜明地反对“为读者写作”。他说:“真正描绘出了自己心灵图景的小说会挑选读者。”他提倡作家要为自己写作,才能写出发自内心深处的好作品。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阿来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从不迎合读者,不追求雅俗共赏,拒绝向市场流行低头。
为了追求纯真的美好和自我的进化,阿来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参访。为了写藏族土司,他几乎研究了所有的土司史料,成了一个藏族民俗学家;为了写藏地环保,他穿越无人藏区,识别了成千上万种动植物,成了一个博物学家;为了记录行走的历程,他自学了摄影,购买了很多摄影器材,成了一个摄影家。
《尘埃落定》的主人公二少爷,是个傻子。但二少爷的“傻”,是一种未卜先知和洞察人心的“神的智慧”。这种天生的智慧,看穿世间一切欲望,指引世人去追寻至纯至真的人生。
阿来曾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坦承《尘埃落定》写的就是他自己。《尘埃落定》里面快结尾的时候,傻子总结自己一生,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即身处其中,同时又飘然抽离”。
阿来曾说,他一直在打磨一块“镜片”。这个“镜片”,就是照耀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方法和工具。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阿来用新的叙事视角与写作途径,记录和传播他眼中的真善美。
这是一个真正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家气度。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