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殳(附2024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
说文解字——殳(附2024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殳 shū⒈.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见图:曾侯乙木出土的殳)⒉.戟柄。⒊.古八体书之一:(用于兵器上的)殳书。(见下图)4.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5.姓氏。……全球排行榜123网(www.vai8.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殳 shū
⒈.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见图:曾侯乙木出土的殳)
⒉.戟柄。
⒊.古八体书之一:(用于兵器上的)殳书。(见下图)
4.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
5.姓氏。 殳胤执(明朝画家,善山水。)
6.这个字也是【没】的二简字(并未推广实施)。古兵器的殳仍读shū。
殳,读音 shū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甲金文「殳」上从「殳」,下从「又」,「又」象手形,「殳」是捶击工具,全字会手持捶击工具之意,引申表示武器。殳是古代兵器名,以竹或木制成,顶端有棱。后增义符「木」造「杸」字。
甲骨文用作人名,金文表示兵器名。《说文解字》:「殳,以杸殊人也。从又几声。凡殳之属皆从殳。」
据《周礼‧夏官‧司兵》,「殳」与戈、戟、酋矛、夷矛合称为战车之「五兵」(若为步卒,则以弓矢取代夷矛)。一般都认为「殳」有棱而无刃,但自从曾侯乙墓出土了刻有銘文「曾侯郕之用殳」的殳后,才知古代有有刃及无刃的两种「殳」。
殳的异体字像几字,但最后一笔无沟。(见上图)
1977年9月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有七柄自铭为殳的兵器,保存完整。上有铭:‘曾侯戡之用。’出土的殳。头呈三棱尖锥体,圆銎旁有一穿,中部有箍,箍上突起蟠虺纹。据此,可知上列甲骨文释殳可信。从“又”之会意字,表示手持兵器杖。“殳”本义是古代用以撞击的兵器,在仪仗队或军队行进时作前导,象征权力与威严。
含有“殳”的常见汉字详解
股:「殳」为讹变,又加上形符「肉」,成为从「肉的形聲字。本义是大腿。所以“股”和“殳”无关。
般:甲骨文从「凡」从「攴」。「凡」象侧立的盥盘之形,是「槃」、「盤」的象形初文。后增「攴」旁作。金文「般」讹变为从「舟」从「殳」。本义盥盘(古代承接盥洗弃水的器皿)。所以“般”和“殳”无关。
没:古文字中没字的右上边为像回字(见下图),演化过程中出现讹变,所以“没”和“殳”无关。
设:本义为摆设;陈列。会意:从讠、从殳。殳,以杸殊人也(用殳杀人)。
投:本义抛掷。擿(挑出、剔出)也。从手从殳。
役:甲骨文从「人」从「殳」,象手持兵器役使、驱使人,本义是役使、劳役。
疫:甲骨文疑从「疒」从「殳」,象手持殳器敲击卧床病人胸腹之形。本义是流行性的传染病。
殴:锤击物也。从殳,区(ōu)声。
杸:军队中士兵所持的殳也。从木从殳。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