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战国早期曾侯乙蜻蜓眼琉璃珠(附2024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早期曾侯乙蜻蜓眼琉璃珠(附2024年最新排行榜前十排名名单): 说实话,一开始我很没把这几十颗珠子放在眼里,看起来跟地摊上的彩绘陶珠差不多,比起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漆器、玉器,这些珠子实在是太太太不起眼了。直到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才意识到……全球排行榜123网(www.vai8.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说实话,一开始我很没把这几十颗珠子放在眼里,看起来跟地摊上的彩绘陶珠差不多,比起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漆器、玉器,这些珠子实在是太太太不起眼了。
直到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才意识到我那是“有眼不识泰山”,瞅着宝贝却不认识。
这些出土于曾侯乙墓的珠子,被称为“蜻蜓眼琉璃珠”。琉璃,也就是玻璃。
玻璃,在我们今天太平常不过了,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绝对是稀罕物。
根据出土器物研究,中国原始玻璃最早出现在西周。但真正成熟的玻璃制品,到春秋战国才出现。
早期烧制玻璃需要加入一些助熔剂,埃及西亚等文明使用的是钠钙,中国使用的是铅钡。由此可以判定出土玻璃的来源。
“蜻蜓眼琉璃珠”,特指一种以眼睛纹样进行装饰的玻璃珠。所谓“眼睛纹样”,就是多层圆环状。大概因为又圆又大,类似蜻蜓的复眼,所以俗称“蜻蜓眼”。
蜻蜓眼玻璃珠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6~13世纪的古埃及,据说源于古埃及人的恶眼信仰。之后一两千年间蜻蜓眼玻璃珠作为护身符在欧亚大陆广泛流行。
为了形成“眼睛” ,需要将一种或几种不同颜色的玻璃料滴嵌入玻璃母体中。或者将不同颜色的玻璃料制成细条,再嵌入母体。从工艺来讲,其实蛮复杂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也有一类“陶胎蜻蜓眼”,也就是在陶胎上用釉质颜料画上眼睛纹饰烧制而成的。其制作工艺和珍贵程度,与“琉璃蜻蜓眼”无法相提并论,一般认为是专为入葬而制作的明器:没钱用“琉璃蜻蜓眼”陪葬,那就弄些看着像的“陶胎蜻蜓眼”吧。
春秋战国时期,“蜻蜓眼琉璃珠”这种饰物进入了中原地区。这一时期不少王公贵族墓葬中,都发现了“蜻蜓眼琉璃珠”。但东汉以后就只能见到零星的一些了,东晋以后“蜻蜓眼琉璃珠”在中国彻底消失了。
由于其流行时间短,且易碎、易氧化,目前出土总量也只有1000颗左右,品相很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曾侯乙墓就出土了173颗,是目前出土蜻蜓眼琉璃珠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战国古墓。
就展出的几十颗曾侯乙蜻蜓眼琉璃珠来看,尺寸较小,目测绝大多数直径不到两厘米,类球形或圆柱形,珠中穿一孔,孔壁直。
母体多为白、绿、蓝或黄色,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眼。“眼”一般为三层,也有五、六层的,中心多为深蓝色。
如果我们稍微回忆一下青铜器、玉器上的纹饰,就能感到这一层层的圆眼所充满的域外风情。
人们对曾侯乙蜻蜓眼琉璃珠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其中大部分是舶来的钠钙玻璃珠,也有小部分是本土生产的铅钡玻璃珠。
这样看来,这些小小的“蜻蜓眼琉璃珠”还是中外物质与文化双重交流的证明。
曾侯乙墓出土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最后确定“曾国”就是古籍中记载的“随国”,“曾侯”也就是“随侯”。
这样一来,曾侯乙墓出土的173颗“蜻蜓眼琉璃珠”,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随侯之珠”。随侯之珠,是与和氏之璧齐名的宝物,常见诸战国文献。
东汉王充在《论衡·率性》中提到“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
“以药作珠”的“药”是指丹药,也就是说王充认为随侯之珠是一种人工合成品。现代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就是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
不过目前说“随侯之珠”是“蜻蜓眼琉璃珠”只是一种可能。毕竟史籍中还记载“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 与“蜻蜓眼琉璃珠”相去甚远。
最后让我再次总结一下曾侯乙“蜻蜓眼琉璃珠”的价值,以此表达一开始对它不屑的抱歉。
1,2000多年前的玻璃制品,且品相极好。
2,相较于悠长的历史,“蜻蜓眼琉璃珠”的出场时间十分短促,因为稀少,愈发珍贵。
3,大部分珠子来自域外,是中外贸易、物质交流的证明。
4,“蜻蜓眼”纹饰源自古埃及,经由西亚中亚传入中国。这些珠子反映了文化上的交流。
5,有可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随侯之珠”。
这件文物时间是战国早期,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藏于湖北博物院。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